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日本经常项目逆差屡创新高

2014年03月11日 07:3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日本财务省10日发布数据显示,受能源需求急剧增加和日元持续贬值推高进口成本等因素影响,1月份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589万亿日元(约合154.2亿美元),连续四个月出现逆差。同时,日本政府还下调了去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

  分析认为,日本经济疲弱超出预期,随着4月即将上调消费税,日本经济增速可能再度放缓。如果日本实现2%的通胀目标变得日益困难,货币政策仍可能进一步放松,但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来结束通缩仍将带来一些难题,比如物价上涨可能伤及消费。

  日本经济再显疲态

  1月份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为198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据显示,在货物贸易方面,受原油进口规模增加影响,1月份日本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30.3%,至7.862万亿日元(约合756.4亿美 元);出 口 额 则 在 日 元 贬 值 刺 激 下 同 比 增 长16.7%,至5.5167万亿日元(约合530.8亿美元)。两者合计,1月份日本货物贸易逆差达到2.3454万亿日元(约合225.6亿美元)。

  此外,日本内阁府10日发布的修正数据显示,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去年第四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 D P)环比增长0.2%,2013年全年增长1.5%,这两个数据均低于上月公布的0.3%和1.6%的初值。这也创下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执政以来的新低。

  修正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占日本G D P约60%的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4%,低于2月份速报公布的0.5%;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长0.8%,低于速报公布的1 .3%;出口增长0 .4%,进口增长3.5%,增幅均与初值持平。

  货币政策仍可能放宽

  自2011年3月日本大海啸关闭核电站后,能源进口需求大幅增长,日本的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扩大。为实现2%的通胀目标,日本央行推行大量货币宽松措施,促使日元不断贬值。1月份,美元对日元汇率同比大幅下跌16.6%,至1美元兑换103.94日元。日元的不断贬值大幅提高了进口价格。

  目前,日本有90%能源依靠进口,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造成进口增幅明显超过出口增幅,这是造成经常项目逆差创新高的主因。

  有分析指出,如果有关日本经常项目会持续出现逆差的担忧不断升温,日元可能会继续贬值,但这可能会使经济增长和物价状况恶化。日元的持续贬值将带来由高成本推升的通胀,但这种通胀显然对消费不利。同时,经常项目赤字还可能对日本财政状况造成压力。如果日本政府被迫向外国投资者大量出售债券,还可能对日本主权债务市场造成冲击。

  安倍晋三10日表示,有必要建立强劲的经济来避免经常项目平衡出现剧烈变动。在经常项目逆差扩大的压力之下,安倍希望重启核电站,但来自日本民众的反对之声目前仍十分强烈。

  日本央行10日开始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央行很可能会维持目前对于国内经济正温和复苏的评估,可能会维持现有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以继续应对通缩;会议还可能讨论4月提高消费税后可能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一些分析师预计,虽然几个月来日本通胀率不断上升,但仅依靠货币贬值仍无法摆脱通货紧缩,如果外界对日本是否能达到2%通胀目标的担忧持续上升,日本可能会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消费者担忧物价上升

  4月日本消费税将由5%提高到8%。日本政府10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对经济状况较敏感的劳动者对于消费税提高表示担忧。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这项调查2月底针对2050名“经济观察者”(包括出租车司机和餐饮业服务人员等)进行,有1880人回应。其中,有关未来数月日本经济状况预期的指数2月份由上月的49下降至40,连续第三个月下滑,且为2011年3月日本发生大海啸以来的最大降幅。2月份,反应劳动者对目前日本经济状况看法的指数也连续第二个月下降,由1月份的54.7下降至53,主要原因是大雪天气影响了消费,使零售业受损。

  经济学家们表示,由于日元进一步贬值不再是首要任务,日本政府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促使企业提高工资水平,以便让工人可承受目前面临的价格上涨。

  日本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高工资水平,但效果并不理想。1月份固定工资仅同比增长0.1%。今年春季的劳资谈判同样不容乐观。部分出口为主的制造业企业同意将工资上涨1%左右;规模较小的出口企业和以内需为主的企业对上涨工资依然抵触,即使工资标准上调也将低于0.5%。分析认为,这样的工资涨幅不足以抵消目前的通胀水平,更无力应对消费税上调的影响。

  前任日本央行官员早川英男认为,在上调销售税税率的同时又想实现2%的通胀目标不会得到公众支持。前日本内阁府首席经济学家斋藤淳表示,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来结束通货紧缩的做法是错误的,还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经济增长策略。


(责任编辑: 史博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