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健跳小镇的核电经济账:贡献地方财政超5% 工业产值6年翻番

2014年03月11日 07:31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编者按:雾霾围城,治理紧迫,被压抑已久的核电再度引发热议。

  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表示,发展核电对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明显,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湖北能源董事长肖宏江亦称,能源发展仍需要加大核电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而湖南代表团则继去年后再次呼吁尽早启动桃花江等内陆核电项目建设。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健跳镇的浙江三门核电站,全面建成后,预计装机总容量将达到750万千瓦以上。从2004年国务院批准算起,这座核电站落户健跳镇已整整10年。10年来,三门核电站对当地经济带来了哪些变化,作为全球首座AP1000核电站,及中美最大能源合作项目,其启示意义如何?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奔赴三门进行了实地调查。

  当地官方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作为我国首个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和全球首座AP1000核电站,浙江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建成投产。三门核电站建设期间,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比例大于5%,一旦投产发电,该比例将提升至10%以上。

  除了直接的税收贡献,三门核电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消费的拉动也有一定的作用。数据显示,健跳镇工业总产值已从2007年的22.33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44.3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我国沿海已有8个省份拥有或在建核电站,很多省份提出建设核电装备产业园区。对此,业内专家提醒,就全国而言,一年平均投产5~10台机组,出现2个基地就够了,谨防各地争相上马核电项目,重蹈光伏产能过剩的覆辙。

  从水产之乡到核电小镇

  3月3日,三门核电站进口处,芦某正在待客。芦某是土生土长的健跳人,这些年来,随着核电站落户健跳,芦某的生活发生明显变化。

  首先,核电站开建,需要配套建设大量的住宅、办公等用房,核电站范围内的居民也需要搬迁,于是芦某的土地被陆续征用。

  “家里有5口人,共有2.86亩土地,这20多年来,一点点被征用了。”芦某说。

  现今,芦某家就住在健跳镇的健农小村,这是个新建的迁建小区,土地被征用后,他分得这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房子总价8万元,他自己只需付1万元。不过相比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芦某的谋生方式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

  核电站落户前,芦某和大多数健跳居民一样,主要以种田和捕捞鱼蟹维生。近年来,随着三门核电站建设,外来流动人口不断涌入健跳,芦某买了辆三轮车,跑起了运输生意。

  除了对芦某个人生活带来的变化,三门核电站也对当地整体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健跳镇党委书记吴章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等入驻,直接带动了当地的消费,如商场、酒店等。

  作为知名的青蟹和螠蛏等水产之乡,近年来,健跳的工业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数据显示,健跳镇常住人口3.8万人,而核电站的建设增加了5000多人。2013年,健跳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增幅为10%。

  吴章明表示,核电站建设对健跳经济的带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直接投资,这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公开数据显示,三门核电站总装机容量750万千瓦,分三期建设,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一期工程投资约400亿元,是浙江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还是我国首个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

  其次是税收贡献。核电站建设期间,会产生城镇土地使用税、教育费及附加、建筑税,发电投产后还将涉及营业税、所得税等。

  第三是促进就业和拉动本地消费。就业包括直接到核电公司以及关联产业去就业。

  吴章明进一步表示,三门核电站的建设还带动了城市建设,大批核电人员在健跳安家落户,催生了一批核电住宅小区,拉动了镇域第三产业发展,包括物流、人流、信息流等。健跳原来主要是本地人,现在随着核电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流入,也提高了健跳和外界的信息沟通。

  吴章明表示,健跳镇的临港工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电力、造船、汽车、钢铁四大支柱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近年来,健跳镇域工业经济明显提升,工业总产值从2007年的22.3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4.39亿元。

  “近年来,健跳镇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3年实现税收1.3亿元。”吴章明称。

  三门县支持核电工程办公室主任周衍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预估称,三门核电站建设期间,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比例大于5%,一旦投产发电,该比例将提升至10%以上。三门核电一期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建成投产。

  据了解,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后将提供250万千瓦供电能力、年均175亿千瓦时发电量,年产值约80亿元,能为浙江每年增加的约1600亿元生产总值提供电力支撑。

  与建设相同发电能力的火电厂相比,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可以每年减少500万吨优质动力煤的运输量、1149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908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345吨烟尘排放量,对浙江满足新增电力需求、调整电力结构、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有重大意义。

  而在此前,三门县委书记董服标曾表示,核电站不仅给三门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生态账和能源账也值得一算,浙江是能源小省,核电能为当地提供丰富的清洁能源。

  曾任美国能源部民用核能项目重大课题领导与首席研究员的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李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核电建设可拉动当地的直接投资、就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钢筋、水泥等需求,支撑周边服务业发展,还可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系统性的运行效率,“可以产生3至5倍的经济拉动作用”。

  从电力城到绿色能源基地

  与目前国内已建或在建的核电城不同,从目前的布局来看,健跳是另外一种发展模式。

  健跳作为常住人口只有3.5万人的小镇,围绕着核电等电力能源建设,定位为三门县域副中心小城市,也是浙江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级中心镇。而浙江省目前正在对中心镇在行政管理权限、财政体系、土地指标、投融资体制、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人口集聚等方面进行扶持。

  周衍学表示,三门县核电站的建设有利于集镇建设。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健跳与相邻的六敖镇合并,前者具有港口、电力、海洋等资源优势,后者具有农业、土地等优势。

  2008年,在三门县政府报告中,健跳被定位于打造成华东电力城,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发挥电力和健跳港口资源优势,实施“以电兴港、以港兴城”战略,逐步建设成为浙东海上运输的中转站和货物集散地。

  不过,最近几年,健跳发展概念又有了变化。据三门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健跳被定位为长三角地区绿色能源基地。

  “据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健跳镇的发展定位是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能源基地,创建临港产业重镇。”吴章明表示。

  董服标此前亦称,“十二五”期间,以三门核电一期工程投产为标志,长三角地区绿色能源基地将初现雏形。

  吴章明称,目前,健跳镇域内拥有核电、火电、潮汐电、风电等综合电力能源。除去核电,总投资约86亿元、规模为2100万千瓦的浙能台州第二电厂(三门火电一期)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今年内将建成;而国内规模最大的潮汐能电站,也已落户健跳港内的沙木渡,并于2009年签订开发建设协议。此外,风能的利用也在可行性研究论证和报批之中。

  对于健跳发展概念的变化,周衍学认为,过去发展比较注重GDP,现在提法更为理性,更加注重发展品质。

  实际上,在健跳发展概念变化的背后,隐现政策的引导。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浙江大力提倡清洁能源,就在今年,浙江官方称,将全面实施清洁能源专项行动计划,包括大力推广和使用天然气,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其中明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高效利用核电,推进三门核电、秦山方家山核电,年内确保至少1台核电机组投产。

  此外,在目前谈“核”色变的背景下,健跳还专门开辟了有关三门核电的工业旅游。据游客接待中心海逸大酒店相关人士介绍,工业旅游内容包括公众展厅、观景平台、北海堤等景点,设计了两条旅游线路,将工业旅游与核电科普相结合,与三门知名景点蛇蟠岛连在一起,门票为10元,游客来自杭州、台州等省内。

  不过,在三门核电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周衍学称,核电选址有严格的要求,核电站5公里范围内处于限制区,当地让出发展其他工业经济的空间建设核电站,那么核电企业也应该更多地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周衍学进一步,刚开始当地很多企业都认为可以参与核电站的建设,从中获得较多商机,比如输配电的一些辅助性设备、辅助用房,以及变压器、水泵等机电设备,但核电门槛较高,目前更多的当地企业只能望“核”兴叹,而实际上,当地的企业和产品存在这样的能力基础,需要核电企业对其开放。

  此外,核电建设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但核电企业与当地政府亟需建立一种稳定的协调机制,不能仅仅凭借双方领导个人之间的沟通来互动。

  同时,发展核电是一把双刃剑,除了核电站建设本身,还需要加强对核电场外应急体系的建设。比如建设应急道路、应急避难场所,实施免费医疗、免费就学等。周衍学举例称,日本福岛核事故虽然造成泄漏危害,但没有带来较大的次生灾害和交通危机,主要得益于核电站场外应急道路体系配套的完善。

  谨防核电产能过剩

  与三门核电站规划建成绿色能源基地不同,国内不少沿海核电站的规划目标是发展核电装备产业园区。

  据《中国核工业报》报道,截至目前,我国沿海已有8省份拥有或在建核电站,其中5省份高调规划了以核电装备为主的产业园区,分别为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山东、广东甚至规划了多个核电装备产业园。

  山东省提出打造中国核电装备“第四极”或“第四基地”,为此规划了三大核电产业园区——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园区、莱山核电产业园区、淄博核电配套材料产业园区,目前均已在建设招商过程中。

  广东省在核电装备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十二五”期间,将初步形成核电装备制造集聚发展格局。

  浙江海盐也不甘落后。2013年,浙江省政府正式印发《中国核电城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针对海盐“中国核电城”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规划》,海盐“中国核电城”总体定位为“一城三区”,即核电科技城、国内核电服务核心区、国内核电辅助设备制造集聚区、国内核能安全利用示范区。

  据嘉兴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海盐在核电站基础上发展秦山核电关联产业园。2013年,共入驻核电关联企业15家,产值达11亿元,企业投资强度在每亩25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10万元左右。在土地利用率、投资强度、亩均产出等各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行业。据统计,2013年海盐核电关联企业总产值已突破170亿元。

  不过,李宁指出,就全国而言,一年平均投产5至10台机组,出现2个基地就够了,否则集中出现这么多核电园区,可能会重蹈光伏产能过剩的覆辙。

  “我国发展核电这么多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已由最初的配合建设到主动发展核电经济,主要是因为看到了核电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李宁称,相对其他行业,核电站的寿命为40~60年,期间可以为当地带来长期稳定的就业、税收贡献和消费拉动。

  李宁认为,核电站在我国还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目前法国的核电占总发电量为78%,瑞士为40%,美国为20%,但中国只有2%;而在火电方面,世界平均水平为40%,但中国火电的占比高达75%。目前我国面临治理雾霾和环境污染,火电已无多大发展空间。

  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将核电上网电价由个别定价改为对新建核电机组实行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核电定价机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2013年1~12月,我国核电累计发电量1107.1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2.11%。

  业内人士预计,核电在我国的远景规划中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规模1800万千瓦;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认为,就目前来看,核电项目是盈利能力最强、发电效率最高的电力方式,尤其是现在“全民治霾”的浪潮下,各种能在短期内发挥效用的手段都会被重点提及。不过,核电产业规划不应仅仅看重5年、10年的发展目标,核电项目的使用周期较长,有关部门在最初规划之时就应考虑至少50年的发展前景,能源结构调整、其他能源发展状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都应被考虑在内。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