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乌克兰的砸钱游戏

2014年03月08日 07:36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乌克兰当前最糟糕的结局是战争,战端一起,这个欧洲最贫穷的国家势必生灵涂炭。最好的结果,则是各方握手言和,大家埋头搞建设,但即便如此,如何收拾旧山河,依然是一个巨大难题,对美国 、欧盟和俄罗斯而言,这都是一个很不轻松的砸钱游戏,砸钱可能砸得心发慌。

  乌克兰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钱。乌克兰代总统图尔奇诺夫在日前接管政权后就抱怨说:“国库已经没有钱了,养老金也存在问题。”其实在反对派取得政权前,亚努科维奇政府已是在勉强维持,按照媒体披露的信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国库只要有一点进账,马上就会支取出去。而在过去4年,乌克兰的国债上升了一倍,达到了约800亿美元。

  乌克兰变局的导火索,事实上也同“钱紧”有莫大关系。欧盟承诺援助,但量小且附加了对亚努科维奇来说很难接受的政治条款。相反,俄罗斯拿出了颇为慷慨的150亿美元的援助条件,而且,俄还会给乌提供最需要的廉价天然气。权衡利弊之下,亚努科维奇选择后者,但不想激怒了反对派,引发政权更迭。

  从目前情况看,即使俄罗斯同意罢兵,但在基辅新政权总体倾向于西方的状况下,指望俄罗斯再大掏腰包,显然是不现实的。帮助乌克兰走出泥潭的重任,自然就交给了西方。但让欧美国家也头疼不已的是,在过去几个月的政治折腾下,乌克兰经济更加千疮百孔,按照乌临时政府的估算,乌现在急需外国注资350亿欧元。

  形势紧急,在乌克兰局势走向微妙的情况下,讲政治比讲收益更重要。美国国务卿克里日前造访基辅,带去了10亿美元贷款的厚礼;欧盟是乌克兰的近邻,已承诺的见面礼有14亿欧元无偿援助,此外还有一系列短中长期贷款,总和很“凑巧地”约为150亿美元。

  西方还有一大王牌,那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MF虽有成员国180多个,但处于西方掌控之下。在当前救乌克兰如救火的情况下,IMF不出点血显然也是不可能的。而由于IMF是国际金融组织的性质,这实质上成了“西方慷慨,全球埋单”。

  这虽然暴露出当前国际金融体系不合理的一个方面,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欧盟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IMF更素来以援款苛刻著称,拿了IMF的钱,乌克兰也必须按IMF的规则办事,那就是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让这些援款不至于都丢进无底洞。

  但改革谈何容易。比如,政府削减开支,那势必就要减少补贴,包括对国企的补贴,对居民的福利补贴,某种程度上,可能还须压缩公务员人数和工资,削减退休金等。这种痛苦改革在任何一个转型国家都是一个重大难题,更何况对刚刚经历巨大阵痛、局势还不太稳定的乌克兰。

  激进改革可能引发强烈动荡,将乌克兰推向新的深渊;但不改革,就很难改善乌克兰的主权信用评级,国际机构不敢贷款,私人投资者更是望而却步,那只能是西方来继续做“冤大头”。虽然最终的注资可能不会达到320亿欧元,但是相当大的一笔似乎是必然的,对目前尚未走出危机的欧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不发生战争。如果俄罗斯采取不合作态度,比如挥舞一下天然气武器,对乌克兰大幅提高收费价格,乌经济将雪上加霜,西方还须拨备更多的救援资金。而对俄罗斯而言,制裁会是两败俱伤,也可能让它招致西方的狙击,付出代价。另外,俄罗斯对克里米亚乃至整个东乌克兰俄语地区,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乌克兰博弈继续,俄罗斯掏钱也须继续。

  乌克兰演变成大国“砸钱”游戏,这里面有俄罗斯与西方博弈斗争的成分。但一个资源丰富、国土辽阔、工业基础雄厚的国家,沦落到必须仰赖救助的地步,归根到底还是国家治理的失败。从尤先科到亚努科维奇,两位总统任期内,乌克兰经济一度让人刮目相看,但却积弊甚深、改革乏力,政治上腐败、制度上混乱,最终的结果,就是营商环境恶化、国债不断攀升、国家财政也濒于破产境地。正是这种土壤,使得天怒人怨,矛盾加剧,最终激化使政权被颠覆,国家面临分裂,民众生活也难求富庶安定。乌克兰的教训,不少国家也须哀之并鉴之。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