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超日债无法全额付息 打破债市“零违约”神话

2014年03月06日 07:49    来源: 广州日报    

  固定收益圈“零违约”光环终于在债市打开了缺口。4日晚间,*ST超日(002506)发布一则公告称,由于公司流动性危机尚未化解,11超日债第二期利息无法按期全额支付。至此,公募债券的首单违约事件正式坐实。分析人士称,目前*ST超日已处于资不抵债的局面,未来若无法找到第三方接盘重组,11超日债本金违约的可能性很大。

  4日夜间*ST超日发布的一则利息违约公告,犹如债券市场期待已久的“最后一只靴子”:财务问题缠身的上海超日太阳科技公司(下简称“超日太阳”),首先打破了固定收益投资刚性兑付的规律。

  在公告中,超日表示:“由于公司流动性危机尚未化解,通过公司自身生产经营未能获得足够的付息资金。”

  资料显示,11超日债第二期利息原定付息日为2014年3月7日,利息金额共计人民币8980万元。但是,“截至目前公司付息资金仅落实人民币400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超日太阳基本上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未来本金违约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ST超日的2013年业绩快报,截至去年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61.92亿元。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对记者表示,(目前超日太阳)债券、贷款和其他负债的总额约为64亿,其中银行贷款有28亿,这些负债处于同一个偿债顺序,因此,未来不可能完全兑付。

  数据显示,目前超日太阳的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同花顺iFinD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超日太阳的销售净利率已下滑至-121.50%,总资产报酬率则降至为-4.21%。

  业内人士指出,若光伏行业的处境难以改善,未来超日太阳靠自身能力“翻身”可能性很小,只能寄望第三方接盘重组。若重组失败,则可能要走上破产清偿道路。

  不过,陈龙指出,从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退出以及整体宏观转型来看,管理层不会鼓励接盘者来刚性兑付。

  专家观点

  各类信用违约可能陆续出现

  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公募债券作为固定收益投资的最核心领域,一直保持着“零违约”的纪录。而此番超日债开了“违约”之先河,或会波及其他“高危”债券甚至向私募债、信托等领域蔓延。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指出,超日债只是一个起点,“第一单”压力的释放和经济持续放缓,将使各类信用违约陆续出现。

  虽然超日债的违约被誉为是“历史性事件”,但其对债券市场的冲击并没有预期中剧烈,交易所债市对此反应相对“淡定”。

  截至收盘时,昨日企债指数跌0.08%至124.91,其中部分到期收益超10%的“垃圾债”下跌幅度较大,其中11中孚债、11苏中能等下跌幅度超过3%,而12湘鄂债和11华锐债01则分别下跌1.67%和0.85%。

  “交易所债市的地震并不厉害。”一位在开盘之时“坐等暴跌”的债券投资者称。

  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债的违约将会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进一步下降,对利率品种带来利好。不过,某大型券商深圳地区的一位固定收益分析师则对记者表示,由于此前大家对超日的违约基本上都有预期,所以“市场反应还是挺理性的”。

  “早上利率债有点不淡定,过来成交了几笔,价格挺高的,收益率比昨天低了5个BP以上。但没过1个小时,就又回到昨天的水平了。”她说。

  除对债市带来冲击外,陈龙认为,对商业银行来说,这单实质性违约事件的出现将引发机构风险偏好的异化和下降,非标同业资产和其他高风险的投资标的都将受到一定的波及。

  后市预测

  产业债风险或加大

  陈龙指出,短期来看,该事件会引发债券的流动性溢价和风险溢价上升。因为信用风险上升,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会引起债券基金赎回,进而引发债基的流动性风险,这将首先引起利率产品和高等信用产品的抛盘,市场流动性溢价上升。而随着事件的进展,低等级的信用品种将出现信用溢价。

  而刘东亮认为,信用风险将进行重估,风险进一步向产业债集中,城投债的安全性将进一步提高,低评级的产业债风险将进一步增大,特别是缺乏国有背景的产业债,可能会成为资金规避的板块。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