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绿地集团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跻身第359位,较前一年提升了124位。同样在这一年,绿地集团实现经营收入超过3300亿元,较上年增长33%,其中房地产业务揽金1625亿元,较上年增长53%,成为国内排名第二的品牌房企。今年初,绿地集团明确提出了“赶超万科”的宏大目标,同时在资本市场、海外并购等方面频频出击,成为海内外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公司。
绿地欲赶超万科的底气在哪里?集团内房地产、能源与金融三大业务的关系是否有新的变化?绿地香港借壳以来到底收获了什么?为何还要在A股上市?海外频繁并购背后的动因是什么?如何看待今年楼市走势及区域布局?带着这些疑问,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西南事业部董事长、总经理孙志文。
关键词1
·赶超万科
“希望更多的是良性的赛跑”
NBD:今年初,绿地集团定下了4000亿元的年度目标,其中房地产业务2400亿元,并要赶超行业标杆万科。在您看来,绿地为什么要确立这样一个目标?
孙志文:这两年绿地的发展势头也比较好,今年集团也提出了4000亿元的任务目标。当然,这些都是围绕我们的五年规划——到2015年跻身世界200强的目标来定的,房地产板块也是基于2013年完成了1625亿这个数字,按照我们绿地常规的递增模式以及一些标准要求,才提出了2400亿元的目标。
我们也不敢确定赶超不赶超,2013年万科、保利这几家千亿级企业其实都是很优秀的,我们只是首先把自己的任务制定好,同时更多地希望整个房地产市场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面貌、百姓生活更多的改善。如果只是看数字去比较,我希望更多的是良性的赛跑,大家来比比身体。当然,也会有很多“黑马”出来。
关键词2
·核心竞争力
“走混合制比较好”
NBD:与万科相比,绿地的优势和底气在哪里?
孙志文:其实,万科一直是行业中的老大,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绿地这几年发展也比较迅猛,这得益于我们的战略布局和战略调整。我们也有自己的几项核心竞争力。万科有很多合作模式,很多产值都是来自重要的合作伙伴,通过并购、合作、股权投资等来做,而绿地几乎每一个项目全是我们自主的。
当然,我们的自主优势更多的是依托做超高层来带动大片区的发展,多业态的布局和营销,通过产业地产的推动来扩大项目的规模,来带动我们在地区的整体影响力,来改变地区的格局,偏弱的地方可能会因我们的产业综合项目做起来以后,它的片区就会增强活力,从而带动项目的总体市场。
NBD:这是否与绿地的持股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孙志文:从我个人来看,绿地本身就是上海国资委控股的大型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比较简单,更多的是体制上让绿地发展得更加顺畅,大部分的决策可以由绿地自主完成。另外,绿地在机制上有特别的推动力。比如说,我们的员工大部分都持有绿地一定的股份,每年分红都比较可观。
在机制上、体制上,很多房地产企业是不一样的,就像三中全会提出来的,今后国有企业要增强它的活力和竞争力,就必须还要走混合制,绿地其实十几年来尝到了非常大的甜头,这不仅仅是混合制这个体制优势,也是绿地董事会有这个优势。
关键词3
·战略布局
“原则上,不再进入三四线城市”
NBD:具体到这一目标,绿地在项目布局、营销策划与风险管控等方面将有哪些新的策略?
孙志文:总体来看,我们还是延续了2013年的一些整体思路,如果说有一些新的,无非是我们的海外板块,去年做了一些尝试,也有将近30亿的经营业绩,今年我们定在100亿以上,这个对2400亿元目标的贡献小一些,刚刚起步,相信未来的这个支撑会更加强大一点。
其次,去年下半年起我们加大了在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投资。当然,我们前年下半年已经制定了对地级市进入的明文规定,原则上,不再进入三四线城市,也是为了规避风险。
第三,从营销模式上讲,我们今年会把综合体更加做实,把产业地产提到房地产更加前沿的位置上来,从而更加多元化地开展营销工作。
第四,我们会有效地根据市场政策的变化,出台一些相应的创新营销方法,比如去年做得比较好的电商合作以及提升性价比等。
关键词4
·楼市走势
“要做好阶段性震动的准备”
NBD:对于今年中国房地产业,您是如何预判的?尤其是针对西南地区,有何具体的目标任务与投资布局?
孙志文:我个人认为,对于刚需性强的城市、本身泡沫比较低的城市依然能够平稳发展,对于本身已经过了刚需的城市、泡沫比较高的城市,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寒意。不过,因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及“单独二胎”政策,都会推动房地产有一个好的发展。今年整体大势不会大起大落,每个城市都是区别对待,要分析透彻,要做好阶段性震动的准备,要有备无患。
目前成都有6个主力楼盘,重庆有5个主力楼盘,南充有一个绝对领先的大盘,再算上去年底贵阳市场进去以后,西南的格局进一步清晰。我们2014年首先要与集团保持一致,至少要有50%的增长,所以我们(西南事业部)提出了保证150亿元、争取180亿元的年度目标,成都承载了一半的贡献,也是我们的主战场。
今年我们的投资计划已经确定了,整个西南至少要保证有10个项目。如果没有大的政策变化,我估计顺利的话,今年获取10~12个项目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也为我们后年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今年补充一些“枪支弹药”。
关键词5
·三大业务
“金融将成为第三大板块”
NBD:目前,您是如何看待绿地在房地产、能源与金融业务发展的?这三者的关系有没有新的变化?
孙志文:原来我们也做过一些原始的金融板块,从去年我们加大了金融板块的发展力度,成立了金融控股集团,包括重庆、贵州等地的金融合作,同时也在多元化地扩展金融的业务板块,进入担保、再融资等平台业务。进一步去探索与了解这个行业,当然可能会对房地产主业产生更好的推动力。
从目前的业务结构来看,房地产还是我们的主业,能源还是第二大主业,金融将成为第三大板块,现在虽然还比较弱。
NBD:当前房地产企业频频涉足“银行”等金融机构,您是如何看待这一典型现象的?
孙志文: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可能是一个大的趋势。如果能拿到执照的话,大家都想开银行,因为有“半金融”这个功能,又有房地产正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今后怎么发展大家还拭目以待。
绿地还在研究这种合作模式,说白了都是一种市场行为,都是前瞻性的谋划,力争在这个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从我们绿地来说,我们既要做好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又要做好适合绿地自己的主业与金融之间的互动模式,有效发挥我们更多的优势,该主导的我们去主导,该配合的我们去配合,该争取的资源我们要全力以赴地争取。
NBD:目前受大环境影响,能源市场一直不景气。绿地在能源板块的发力点在哪里?
孙志文:从前年开始,中国能源方面不尽如人意,整个市场变了,一直很低迷。
能源占我们集团的百分比一半不到,这一块原来是我们效益比较好的板块,现在随着能源行情的滑落,几乎已经成了效益很薄弱的地方。我相信,资源都是有周期性的,当然我们能源板块也在转型,比如深加工,让能源板块更好地适应中央的政策。
关键词6
·A股上市
“更需要一个顶层设计”
NBD:去年,绿地成功借壳上市并登陆港交所。对于这一举措,绿地从中获得了什么?
孙志文:首先,我想集团是想多元化地去发展资本市场或融资的平台;第二,也是希望借这个平台把房地产做大做强;第三,整个平台为绿地在境外资本市场上获取了很多的信息,学到了很多的这方面知识,为下一步绿地在海外的融资做好了铺垫。
从收购以后的整个发展态势来看,还是非常好的,在内地又落地了几个好项目,将对港股上市公司今年、明年带来强大的发展势头。资本市场还是要靠数字说话,做得好,你股价上去,做得不好,股民反对你。
NBD:目前,绿地还在筹划A股上市,打通双融资平台会对公司起到怎样的推动力?
孙志文:一个企业做到这么大规模,不去资本市场可能有一些的影响。今年,上市工作的确也是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最快要在上半年A股上市。
上市之后,我相信对集团的推动力会更强,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撑,更多的是成为一家更加公众化的企业。至于A+H股能不能大于H股,我认为更需要一个顶层设计,各自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我也希望它更够更加顺利上市。
关键词7
·出海战略
“到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城市去”
NBD:去年,绿地在海外巨资并购了多个地产项目。那么,绿地在并购上有何标准?今年将会选择进入哪些目标国家?
孙志文:按照张玉良董事长讲的,要成为一家全球化影响力的企业,必须要到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城市,不能去那些默默无闻的城市。只要是有核心影响力的、世界级的著名圣地,我想绿地都会去开拓。去年,我们进入了纽约、伦敦等。
今年初,我们去了加拿大多伦多,这两天去了马来西亚,下一步可能要去法国等。进入多少,目前还没有具体数字。
NBD:6亿英镑并购伦敦项目,绿地是如何筹集这些资金的?是采取了高杠杆还是自有资金?
孙志文:因为国外的房地产跟中国的房地产还不一样,全收购可以,收购一部分也可以,谁主导大家还是要商量的,万科有些项目是只出资金,不操盘。对于海外项目,我们原则上都是由自己来操盘的,万达抛出的概念比我们要大,我们仅有它的1/3资金。我们集团马上要上市了,因为有这个多元化的融资平台,肯定会去对接的。
NBD:在您看来,房地产企业在海外并购上应注意哪些事项?
孙志文:其实,海外发展更多的还是要行业约束性的风险,比如法律风险。至于其他的,我觉得能够走出去的企业都是身经百战的企业,无非就是你不要陷入陷阱。当然,每家企业海外布局不太一样,我希望大家在某些国家能抱成团,更好地适应海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