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4年,国资改革是当前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在沪指再度下挫考验2000点,创业板遭遇深幅度调整的情况下,多家老牌蓝筹近日在国资改革的题材驱动下走出独立行情。虽然国资改革仍然处于只闻空谷声的阶段,但资本市场早已经等不及。近期,多家机构和自发调研的民间专业投资者早已经紧锣密鼓行动起来,一场关于国资改革的拼图寻宝游戏已经悄然展开。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近日,一则消息令国资改革这一题材骤然升温。2月19日,中石化公告宣布拟重组所属优质资产的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这则消息让沉寂多年的中石化股价在2月20日封死在涨停板上,其后数日,尽管A股大盘暴跌近百点,但在改革预期光环下的中国石化却完全活了过来,一周以来上涨近4%。
继中石化之后,地方国资改革开始陆续有所动作。中石化发出公告的同一天,格力电器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格力集团拟先剥离格力地产之后,珠海市国资委再将格力集团49%股权通过公开挂牌转让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一模式随后被市场称为格力模式。
作为超巨型央企,中石化率先试水,多家机构对此均有颇高评价。申银万国分析师王胜就认为,这是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企改革以来,国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标志性突破,力度和速度都超出预期。
2月27日,广东国资委召开第一次省属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接会。向民间投资抛出广业公司、广新控股等广东省属国企共计54个引资改制项目。广东国资委表示,计划到2020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80%,二级及以下竞争性国有企业基本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央企带动,地方跟上。而地方的改革力度可能更大。” 瑞银首席分析师陈李认为,相比于央企改革,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更有吸引力,因为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并不如人意, 因此对改革的需求更为迫切,对于一些非重点产业的上市公司,地方政府更加愿意放弃控股权,预计会有更多政策在两会期间释放。
国资改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根据公开信息,目前国资改革除中石化之外,以广东、上海两地的国资动作最为领先。
拼图寻宝的比赛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不少机构和民间投资人圈子中,一场关于国资改革的拼图寻宝游戏已经悄然展开。记者通过近一个月以来的跟踪调查了解到,在这些专业投资圈子中,不少人士对国资改革前景满怀希望,有乐观的人士更认为,国资改革若能顺利推行,资本市场有望重启真正的蓝筹牛市。
“刀片”是一家国内知名专业投资社交网站之中的“大V”,他将这一波国资改革定义为又一次十年一遇的大行情,可以比拟2005年开始的股改行情,他甚至乐观地认为,如果国资改革走出最好的结果,沪指完全可重返6000点大关。
在他的发起下,近一个月以来,一个参与者多达数百人的围绕“国资改革”主题的互联网调研圈子已经成型,这里面有券商分析师、有国企管理人员、会计师、律师,团队在专业程度上却丝毫不弱于国内任何一家机构。
去年12月17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这份被机构简称为“二十条”的细则,被诸多券商定位为资本市场的方向性指引。但截至目前,“上海第一股”到底花落哪一家上市公司,目前仍没有定论。
而在这个圈子里面,寻找“上海、广东国资改革第一股”是首要目标。他们将这种群策群力的民间研究称之为“拼图”——将各方收集的各种消息交织一起,综合做出判断。和机构分析师们注重逻辑分析和判断不同,他们更看重实地调查和基于人脉的消息打听。
而这种做法的效率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刀片”透露,拼图的结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上海第一股”有诸多猜测标的,至今还没有定论;但诸如光明乳业、申达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控股集团公司,都很有可能在“两会”后公布国资改革消息,而这些公司在2月份行情中,股价普遍表现不错。
而在广东板块上,他们在不少原本沉寂很久的上市公司中有所收获。“不少公司都很少被关注,券商等机构根本不在乎它们。”他说,比如,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佛塑科技2月14日宣布将发行股份注入大股东资产,而此前该股几乎没有机构关注,其大股东资产状况也少为人知。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投资者和机构在国资改革的投资长跑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两种模式有代表性
事实上,中石化和格力电器是目前国资改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模式。在一些机构分析师和民间的“寻宝”团队看来,改革接下来的路径已有了一定的轮廓。
兴业证券分析师蒋仕卿认为,以中石化模式为例,其方案核心是将油品销售业务释放出来,并以这一业务相关资产为基础吸引民间资本;而格力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做法,其核心则在于引入战略投资者。“不同方案对国企管理者的激励效果不一样,比如中石化引入民资,相关业务的经营是否同时随着股权转移,这很关键。”他说。
多家一线券商预计,“两会”后国资委主导设计的全面深化国资改革方案将出台,该方案将对本轮国资改革的目标、重组方式和利益分配模式,以及国资管理本身的改革模式做出明确界定,为“两会”后各地方根据自身情况推动国有资产改革扫清制度障碍,国资改革将会提速。
“刀片”的草根调研团队认为,如果改革正式铺开,各地有望出台五花八门的省级、市级国企改革,随后央企也会跟上,接下来是国有资产运营平台大面积开花,在资本市场上,围绕“国资改革”,各种资产重组、并购将会此起彼伏。
“改革的背后,是进一步市场化,提升企业盈利,从改革到释放红利,这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行情,至少是一年两年的行情。”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徐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国企改革将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规模的资产重组与注入阶段。第二阶段是试行淡马锡模式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后淡马锡模式阶段。而好的投资标的应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相重合,则企业从资产质量和管理模式上都得到改善,对业绩的刺激作用最大。
资本市场已经先行
而最符合上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上市公司标的,近期也已经随着上市公司公告渐渐浮出水面。
比如,广弘控股近日公告称,广东省国资委以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经中介机构年度审计确认的净资产作为出资,组建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以这家公司为例,控股股东重组之后,新组建的广东省商贸控股集团要比原本的广弘资产经营公司资产规模更大,存在着将部分资产整理后注入上市公司的预期。”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这一模式可能在广东国资改革上有着更广阔前景,因为目前广东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比例仅有20%,要达到广东国资委提出的2015年达到80%目标,需要将相当部分的资产注入有限的上市公司平台。
在27日创业板再度暴跌后,深圳一家中型私募的投资总监向记者表示,今年相比于创业板,他更看好国资改革带来的改革红利,在减持创业板的同时,仓位配置向国资改革概念偏向,将是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着急的也许不仅是私募和游资。记者根据WIND数据对中石化2013年的机构持股数据进行的梳理显示,持有中石化的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组合仅有30家,机构总持股占流通盘比例仅为0.6%,其中最少的一家机构仅持有中石化2万股。
一位私募人士则向记者表示,国资改革希望通过改革改善企业盈利,但短时间内能否改善仍是未知数,这也决定了国资改革可能会和未来的长期蓝筹行情结合得最为紧密,行情的特征也更为依靠业绩增长而不是单纯的讲故事炒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