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一夜三惊 余额宝钝刀子割银行的肉

2014年02月26日 07: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袁 元

  2月21日,一篇由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钮文新发表的博文一经问世,便引发了国内外金融界、经济界、互联网业众多大佬专家的高度关注,这篇引起国人瞩目的博文称,如今市面上最为红火、屌丝们热烈追捧的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大声疾呼“取缔余额宝”。

  取缔余额宝?这篇博文的调调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群起而攻,唾沫星子满天飞的网友一边倒地为余额宝说好话,有网友表示,只要能为老百姓赚钱的就是好东西。一直就是在质疑声中成长壮大的支付宝官方微博则以调侃的语调加以反驳,称余额宝利润率仅0.63%,创新和变化才是金融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钮总之所以高声疾呼“取缔余额宝”,主要是余额宝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已经快到了让人无法置信的地步。余额宝从去年6月零元起步,到今年2月15日,规模已经突破4000亿元。这个数字与国内高达40多万亿元的银行储蓄金额相比虽是九牛一毛,但是这种令人恐怖的增长速度让国内银行业的掌门人一夜三惊。

  国内银行业掌门人何以一夜三惊,钮文新的博文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钮文新认为,银行哭了、渴了,是因为它们的利润被蚕食了,企业也将支付更高的融资成本,最终整个社会将为此买单。在博文中他这样写道:“银行存款利率上涨,必然引发贷款利率上涨,贷款利率上涨推高企业生产成本,最终必然反映到所有商品价格上。”

  从表面上看,钮总说得的确是真理,也符合银行业的发展逻辑。这个逻辑也可以从1月份银行存款流失9400亿元的数据中看出,9400亿元的银行存款流失去哪儿,绝大多数是进了类似余额宝这样的形形色色的理财宝,而为了让这些流失的银行存款再度回到银行的金库,银行支付的吸收存款的成本就从0.35%一下子升到了5%,增长了十来倍,而银行所增加的这十来倍的吸收存款成本,大多数划给了以屌丝经济为主的余额宝,屌丝们称得上是多收了三五斗,这也是屌丝们群起而攻钮总的内因,倘若余额宝被取缔,这多出的千八百元利息找谁挣去。

  近年来,国内的银行业日子过得可谓是顺风顺水,已经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而其之所以成为全球最赚钱银行,主要就是靠利差过日子。现在余额宝的出世,让银行业想稳稳当当地吃利差越来越难了,而让银行业掌门人感到更为难受的是,余额宝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银行流失的活期储蓄利差,开始把下一步赚钱的目光聚焦到了银行赖以为生的定期存款上来。

  今年2月14日元宵节,阿里发布了一款“元宵理财”一年期万能险理财产品,短短6分钟内就卖出了8.8亿元。看到阿里的吸金势头,天天基金网的“定期宝”产品也出来搅局,以较高利率吸引客户眼球,这让国内的银行家真切地感受到了危机来临的脚步声。

  让国内银行家一夜三惊最为可怕的是,按照阿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战略,下一步阿里就该把手伸进银行业利润最为丰厚的领域,那就是向企业直接发放贷款。

  我们知道,国内银行业这几年的日子之所以过得比国际同行好,首先是因为沾了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光,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大幅增长,还贷质量也非常之好。其次是沾了国内金融业未向民营经济开放的光,银行可以安安稳稳吃利差。

  不过,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银行业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中高速的经济发展模式令银行业过去十分拿手的“高大上”贷款模式遭遇尴尬困境,只能转向中小型企业。可是由于银行并不掌握中小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很难向其发放贷款。

  阿里则不然,由于其拥有淘宝、天猫两大电商平台,其手中掌握着中小企业最为真实的产品买卖信息和产品流向,完全可以效仿“元宵理财”产品的模式,通过互联网众筹模式筹集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然后按照电商平台上的卖家信用评级,给有资金需求的卖家发放贷款,这样就可以解决目前余额宝收益完全依赖于银行的格局,向着真正民营金融、市场化金融的方向挺进。这样,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阿里得到发展急需的资金得以做强做大,阿里也实现了其金融化布局最为关键的一步。真到了那时,国内金融的利率市场化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一夜三惊,这对于国内银行业的掌门人来说,才是刚刚开始,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脚步的迈进,国内银行业面临着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的新态势。而对于这一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资本市场已经提前做出了反应,如今股市中的银行股、地产股为何业绩优异股价不涨,就是因为投资者不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银行家们,该醒醒了。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