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央行时隔八月重启正回购 多机构认为非政策收紧信号

2014年02月19日 07:18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刘振冬 

  时隔8个月,央行于18日重启正回购操作,交易量480亿元,期限14天,中标利率3.8%。机构大多认为,此举主要是应对相对充裕的资金面,并不是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的信号。

  由于本周在公开市场没有任何资金到期,如果本周再无其他操作,将会继续呈现净回笼的状态。上周,央行并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由于规模高达45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形成自然净回笼。

  不过,由于节后资金回流,资金面相对宽裕,市场利率一路下行。节后,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SH IB O R )回落,隔夜品种从节前接近5%的高位,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一路降至3%以下。18日,隔夜SH IB O R跌27 .1个基点报2.68%,隔夜拆借利率跌80个基点至2 .2%,但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涨126个基点至5%。

  广发证券判断,央行进行主动资金回笼,主要是应对相对充裕的资金面,并不是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的信号。该机构表示,春节后,漏出现金将呈现自然回流的态势。根据历史经验,节后1个月内至少有80%的现金将实现回流,依此测算将带来1.4万亿元的资金供给。考虑到法定存款准备金冻结,增量超额存款准备金亦将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元,应对45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和48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绰绰有余。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央行重启正回购,但中性态度未变。一季度流动性环比改善,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降至4%以下,目前看央行的合意利率水平R007可能还在4%以上。市场感受宽松,有季节因素,也有央行态度缓和因素,目前看一季度环比改善还将持续。央行保持适度流动性“不松不紧”的态度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维持当前中性货币政策是最佳选择,“两会”后可能会有来自打破刚性兑付而推动收益上升的风险。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