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钱洪和钱紧共存 挤泡沫需组合拳

2014年02月18日 07:39    来源: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黄人天

  

  “钱洪”与“钱荒”共存就是泡沫经济发展到高潮阶段的表现形式,要破解这个“二律背反”,必须找到中国经济金融化、投机化,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基本逻辑,从根源入手为泡沫经济标本兼治

  如果说中国钱多到“泛滥成灾”,那是正确的;如果说中国钱少到“赤地千里”,那也是正确的。“钱洪”与“钱荒”居然共处一国,这就像一个“二律背反”的中国现实版。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高达110.65万亿元,而外汇储备高达3.82万亿美元,均居全球第一。

  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连续3个月突破45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已成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人均居民储蓄超过3万元,是人均储蓄最多的国家;居民储蓄率超过50%,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

  一系列升腾的数字似乎彰显了中国之强大、中国人之富有,真好像遍地黄金、“钱洪”滚滚。然而极其矛盾的是,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和银行全方位缺钱,似乎又深陷“钱荒”。

  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资金饥渴,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跑路乃至跳楼的民营企业家并不鲜见。而高杠杆运作的金融机构也资金饥渴,全社会利率高昂,钱最多的国家钱最贵。

  与此同时,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们却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2013年6月,针对金融机构利用宽松低息资金空转套利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专项货币紧缩整治行动,强烈要求金融机构减少杠杆业务。一时间,货币市场疾风骤雨,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暴涨至13.44%,爆发“钱荒”。12月“钱荒”卷土重来,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幸亏此次央行及时出手,使银行同业利率并未达到6月“钱荒”中骇人听闻的高利贷水平。

  让“钱洪”与“钱荒”共处一国的特定条件是什么?这是因为泡沫经济还没有达到破裂的临界点,也就是价格超过价值的程度,还没有达到实际有效需求不能承受的临界点。反过来,如果一旦达到这个临界点,随着泡沫经济破裂、价格暴跌,“钱洪”将陡然式微,而“钱荒”将成为主流。

  有没有办法化解“钱洪”与“钱荒”这对矛盾,以便防患于未然?有一种方法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分别对“钱洪”和“钱荒”下药治标。例如,既然钱多了,货币管理部门就应该控制货币发行量,让金融机构没钱搞高杠杆运作,不就可以迫使它们去杠杆了吗?或者,既然钱少了,货币管理部门就应该加大信贷力度,向企业和居民等微观经济部门注入资金,不就可以让它们把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了吗?

  殊不知,“钱洪”与“钱荒”这对矛盾已经坐大成势,实质就是国民经济陷入泡沫经济的表现,早已导致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结果势必导致药方失灵。金融机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断进行所谓金融创新,继续维持高杠杆运作,不时还制造股市暴跌给央行一点颜色看看。而企业和居民得到信贷之后,大多数都没有投入低利润率的实体经济,而是投入高利润率的金融市场,因此无法获得实际经济增长。最终,“钱洪”与“钱荒”这对矛盾仍然继续深化。

  惟一的办法,应该是找到泡沫经济膨胀的系统性根源,进而标本兼治。货币超发当然是直接诱因,但如果没有收入分配、产业发展、房地产宏观调控等方面不合理政策的“配合”,泡沫经济绝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实际上,泡沫经济与货币层面的流动性陷阱是一块硬币的两个侧面,而流动性陷阱通常与收入分配格局的两极分化相对应。也就是说,泡沫经济的根源在于货币超发转化为贫富差距拉大,越来越多的货币财富为少数人所掌握。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他们也不会进行利润率低下的实体经济投资,只会将货币储备起来用于金融投机活动和高利率放贷,即富人的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由于富人收入增幅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幅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因此中国全社会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而全社会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中国经济中就反映为全社会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房价和收藏品价格高涨、稀缺资源炒作疯狂、影子银行突飞猛进等。

  全社会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再加上通货膨胀,全社会生产成本进一步抬升,导致实体经济产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逐渐普遍低于金融投机利润,进而产业资本也在逐利本能驱使下逐步脱离实体经济,流向金融业和房地产、收藏品等类金融业。

  而资金聚集金融市场,势必致使金融市场投机炒作性质不断上升,诱导金融机构不断进行高杠杆运作,金融投机利润不断畸形升高,风险则被暴利预期蒙蔽,金融业、类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产业之间的利润率剪刀差日益扩大,进一步引导货币资本继续脱实向虚,国民经济继续金融化,陷入流动性陷阱并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大概,这就是中国泡沫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快速膨胀的病理逻辑了。

  治疗经济泡沫如同给气球放气,不能猛然拿起钢针直截了当地戳,而只能徐徐松开气孔刚柔相济地挤。

  在货币政策由于可能戳破泡沫经济而无法根本转向的条件下,收入分配改革就是综合治理的突破口,应该放在其他改革之前。

  当货币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怎么可能幻想走出流动性陷阱?怎么可能实现泡沫经济软着陆?怎么可能存在健康的金融市场?

  当务之急,中国房地产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改革必须着力调节贫富差距,压低全社会边际储蓄倾向,具体应该实施差别化政策“组合拳”。

  第一要大幅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抓紧投资建设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培育中产阶层。

  第二要征收房产税、遗产税、大额储蓄税、理财产品交易税、收藏品交易税、进口奢侈品消费税等,以便根治土地财政痼疾,降低金融投机活动利润率,平衡收入再分配。

  第三要对新增固定资产、原材料、劳动力投资和风险创业投资进行减免税,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利润率。

  这套差别化政策“组合拳”将释放更多消费需求,同时引导富人将剩余资本更多用于实体经济投资,从而激活实体经济循环,克服流动性陷阱。

  总而言之,只有贫富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泡沫经济恶化趋势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随后才能逐步进行货币收缩和其他改革,这也是惟一的标本兼治之策。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