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地图的理解还仅限于纸上,那就彻底OUT了。如今利用手机上的地图,不仅可以查询出行路线、语音导航、交通路况,还可打车、团购以及智能推荐附近餐饮娱乐、优惠打折、旅游景点等信息,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手机地图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从百度押注百度地图到最近的阿里巴巴并购高德地图,互联网巨头纷纷重整布局,为的就是抢占移动互联时代的有利“地势”。
出行服务一站解决 手机地图玩转移动生活
手机地图如今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时尚一族的出行“标配”。春节期间,张舟一家前往海南三亚自驾游,尽管汽车上装有车载导航,但在想要获得某个地方的行车路线时,张舟还是习惯性地把智能手机横屏固定在挡风玻璃上,然后打开免费应用“高德地图”进行导航。“操作简单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还免费!”
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白领陈晓对手机地图可谓是形影不离。在拜访客户前,她会打开手机端的“百度地图”,搜索要拜访公司的地址,查询公交或驾车路线;中午使用自我定位功能,搜索所在位置附近餐馆信息以解决午餐;晚上搜索周边的KTV、电影院、酒店等信息,根据网友评价、价格以及折扣等选择娱乐休闲方式,还会根据地图上显示的周边团购、打折等信息下单购物,有时会随心情而动发送带有地理信息的微信召唤好友们聚会。
易观国际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三季度,中国手机地图客户端市场累积账户数已达7.5亿户,意味着平均每部智能手机里装载着超过1个以上的地图应用。
据易观国际分析师尹晶雪介绍,目前我国主流的手机地图客户端有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搜狗地图、图吧地图、谷歌地图。其中,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的语音导航,聚合天气、车速、车流量、路况等实时信息实现动态导航,满足了有车一族用户的要求,二者的市场份额已达50%以上。
尹晶雪说,手机地图不仅提供传统的定位、搜索、路线规划等功能,而且结合生活服务使得用户获得更为全面的服务,能够提供包括餐饮推荐、点评、酒店浏览、预订等众多生活服务信息,还提供优惠券、团购信息的展示,实现了O2O(线上与线下)结合,特别是交易、支付等基于用户管理的生活服务一站式用户体验,“意味着靠手机地图基本玩转儿移动生活。”
地图竞争白热化 国内地图迎机遇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图已成为关键入口,购物、餐饮、聊天、社交等应用,都有可能需要调用。不仅谷歌、苹果等国际巨头,国内的百度、阿里巴巴、搜狗、腾讯等互联网公司,都把位置服务作为公司重要战略。一方面是以谷歌、诺基亚为代表的老牌海外手机地图巨头因牌照、终端销量、平台覆盖单一等问题在中国市场逐渐沉沦;另一方面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市场份额快速上升。
据了解,由于地图涉及国家安全,我国对外资在华从事互联网地图业务有一定的准入限制。相关法规规定,外资企业要想在中国开展地图业务,需在中国部署运维服务器,接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监管,再获得互联网服务的资质牌照,并与中国本土有资质的地图数据供应商合作。这一政策门槛也使得国内厂商看到了巨大的机会而蜂拥进入。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66家单位获得了甲级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证书,171家单位获得乙级资质证书,已审批的企业包括百度、新浪、腾讯、搜狗等知名互联网公司。谷歌受困于资质问题,用户体验难以保障,用户数量持续下降。
2012年10月17日,百度公司成立LBS事业部,押注地图谋求平台化。阿里巴巴今年2月10日宣布斥资现金约10.45亿美元全面收购美国上市的联营公司高德软件。
据易观国际介绍,自2013年开始,地图导航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市场呈现寡头态势。截至2013年3季度,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分别占比31.3%(含iOS苹果地图6.1%)和26.6%。
用户体验仍需提升 精准服务是取胜关键
手机地图发展前景乐观,但目前仍存在一系列包括地图信息错误多等亟待改善的问题。
对于地图准确性的吐槽散布于微博及论坛之中。李季根据地图导航前往北京某餐馆参加朋友派对,却由于地图不准确,开车绕了几圈也没找到。尽管有多名热心网友通过评论、邮件等方式予以反馈,但在屡次更新后该错误依然存在。
有的导航地图会指引司机进入一些禁行或者不通的路段,还有些甚至会引得用户在环路上越行越远。记者曾在山西省太原市经历过“目的地就在眼前,但是根据导航地图仍需上环路行驶近两公里方能到达”的尴尬情况,在几经询问路人确认后才得知确实是地图有误。
尹晶雪说,地图测绘投入巨大。手机地图虽然用户量巨大,但盈利困难,难以持续投入,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前的主流手机地图一般一年更新四次,每次也只是部分更新,因而城市的变化往往难以及时反映到地图上,从而出现导航错误的情况。
专家指出,对于手机地图厂商而言,地图市场已基本完成跑马圈地的阶段,现在更重要的是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用户活跃度,覆盖更多的商户,给商家带来流量。地图与打车软件以及第三方软件的接入,都为提升用户活跃度提供了很大的贡献。因而,接下来手机地图一方面需要提升产品的功能和服务能力,完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对用户的管理和数据挖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