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走过青葱岁月 医药基金迎来“花样年华”?

2014年02月12日 06: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2月12日讯 (记者 张桔 康博)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风暴引发公募基金行业巨变,实际上很多的创新被淹没在各种宝们的光辉中了,例如在去年和今年同样迎来跨越发展的医药类基金。

  春节前后,在新基金发行的淡季,先后有3只医药类基金接力上档发行,今年的1月13日,国投瑞银医疗保健基金开始发行,原定的发行截止日是1月29日,而从最新的公告来看,该只基金的募集期已经延长至2月21日;对比而言,1月稍早前结束募集的南方医药保健基金成功实现了逆市热卖,最终实现首募超过16亿元;同时,从1月23日开始,长城医疗保健基金也开始正式发行,其发行的档期从1月23日将一直持续到2月26日。

  开年之季,圈里最为热闹的基金似乎非医药基金莫属了。如果算上这三只医药基金,医药基金的阵营已经史无前例地扩充到了9只,缘何医药类的主题投资基金今年开始走红呢?对此,上海某医药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医药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中非常容易诞生大牛股,也非常容易出现投资陷阱。因此在医药股的投资领域里,把握基本面的走向比把握股价或市场风格的动向更为关键。”

  医药基金从小众走向流行

  记者注意到,不算指数类的医药基金,公募基金从2010年开始推出的主动投资型的医药类基金。2010年时,汇添富医药基金和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基金首批推出问世。相隔一年后的2012年,华宝医药生物基金、融通医疗保健行业基金、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相继推出,而2013年又推出了富国医疗保健基金,导致医药基金逐渐变得流行且大众化了起来。

  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很多类型的机构已经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了医药基金身上。比如在私募基金行业,早在2011年时,就曾经推出过了从容医疗系列基金和执耳医药行业系列基金。

  医药基金走红的逻辑是来自于医药股近年来逐渐走强。相关的统计表明,近10年来上证指数的涨幅几乎归零,回到原点,但从统计数据看,期间涨幅超过10倍的牛股却达到38只。更为惊人的是,38只股票中,医药行业牛股多达13只,占到近三分之一。而其中的多只医药股恒瑞医药、云南白药、长春高新、天士力,过去10年涨幅更是超过了20倍。

  而这一良好的预期有望在2014年得到延续。首先,医药行业在人口老龄化和产业升级两大主题推动下,行业整体景气度将持续提高,有望保持良好增长。并且主流医药公司整体业绩将继续保持领先;其次,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叠加,预计医药政策调整温和,有望支持医药板块长期走好,医药行业投资的上升势头不改。

  具体来看,医药股中不乏横贯牛熊的强者。比如恒瑞医药作为“癌症概念股”,10年涨幅达到30.63倍。恒瑞在抗肿瘤药物的收入已经连续7年排名国内第一,市场份额超过12%。环境污染、癌症多发和医疗条件的提升,均是滋养这类医药股的温床。而“中药现代化”也是这些年来一路奔驰的概念。像天士力这样的公司,旗下产品如复方丹参滴丸、藿香正气滴丸、柴胡滴丸,都是坊间最常见的药物,疗效甚佳。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达9亿元左右。当然,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还有类似“东阿阿胶”这样的蓝筹公司。

  潜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至少从开年的第一个季度来看,医药基金正在着甜蜜的岁月。来自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表明,截至1月29日,在纳入到排名统计的医药基金中,全部的医药基金均排在了前二分之一的位置,融通医疗保健行业排在第54位,华宝医药生物排在第74位,博时医疗保健排在第103位,汇添富医药排在第117位,富国医疗保健排在第132位,易方达医疗则排在了第152位。

  但是,重仓单一行业的基金会一直高奏凯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中国股市多年来运行的规律看,没有任何行业会一直是股市中的热门,而医药行业本身也是存在着其难以回避的风险点。

  对此,某医药基金的基金经理坦言,医药股的风险点最主要体现为价格,价格的下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竞争造成的下降,毕竟国内的药品供应有一大部分是充分竞争的,互相的杀价的行为还是存在的。另外,存在着政府政策性的降价,因为从1997年以后药品价格一直在下降,中间虽然从2006年以后有所减少,但是2013年开始又把药品降价提上了新的日程,这个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而一旦系统性风险在未来来临的话,作为主投医药类股票的医药基金几乎难以回避风险。这一点在去年实际已经有所体现。比如去年资源类的基金几乎全线垫底,其原因就在于资源类的股票去年整体低迷,例如华宝兴业资源优选股票基金。

  所以,对于选择医药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如果你看好这一行业买入,存在着的风险就象是期货投资者多空仓方向可能开错一样,高收益一旦没有,硬币的另一面就是高风险。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