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春节七天全国电影票房超14亿 猛增80%

2014年02月10日 07:59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在2013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创造的奇迹仍在被国内外电影界人士称道时,马年春节档刷新的多项纪录又成为了新的话题。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2014年春节档无论是总票房、单日票房,还是单片的点映票房、首日票房,抑或观影人次、放映场次,其数据都有明显增加,可以说,春节档为2014年的电影市场开了一个好头。

  其中,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这两家A股上市公司在春节档的电影票房之战,再次以华谊兄弟落败告终。据统计,《前任攻略》春节档收获不到5000万的票房,而《爸爸去哪儿》则以4.7亿拿下春节档票房榜眼之位。

  观影群体扩大 各项指标全面刷新

  如果说2013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表现让人惊艳,那么,2014年春节档的市场效应则让人瞠目结舌。从《前任攻略》点映800万票房,刷新2D影片点映历史上的新纪录;到《大闹天宫》首日票房1.1亿,刷新中国影市五项票房纪录——首日最高、单日最高、首部首日过亿华语片、过亿最快华语片、华语影史大年初一最高票房;再到1月31日全国单日电影票房突破2.2亿创纪录;再到春节档七天全国票房超过14亿,同比增长超过80%,缔造史上最强春节档。

  除票房这一指标外,2014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其他指标也有了明显变化。据统计,从放映场次和观影人次比较来看,今年放映场次80.2万,比去年51.8万高出28.4万场;观影人次3890万,比去年1998万人次高出1892万,几乎增长一倍。场均人次为48.5人,比同期增长25.6%;场均收入为1758元,同比增长16.7%;人均票价为36.25元,同比减少7.05%。

  值得注意的是,观影人次的增长盖过了放映与票房的增长,反应了目前市场观影群体的不断扩大。对于近年来因终端不断扩张而上座率不断下降的内地市场来说,无疑算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利好。

  《前任》不敌《爸爸》光线传媒再造黑马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春节档,由光线传媒参与投资拍摄的《爸爸去哪儿》一路高歌猛进,最终拿下4.7亿的总票房,稳居榜眼之位,成为今年春节档的票房黑马。这也是继《泰囧》之后,光线传媒打造的又一票房黑马。与此同时,由华谊兄弟出品的《前任攻略》在春节期间只收获了不到5000万的票房。由此,2月7日,马年股市开盘第一天,在创业板指数创新高的情况下,光线传媒股价涨逾3%,而华谊兄弟则下跌1.4%。在当日盘中,光线传媒的上涨幅度和华谊兄弟的下跌幅度都比收盘时更大。

  关于《爸爸去哪儿》这部电影,上映前在业界就存在很多争议,其以真人秀的形式拍电影与严格意义的电影艺术大相径庭,多位业界人士,包括导演王晶都曾吐槽《爸爸去哪儿》。而不仅仅是《爸爸去哪儿》,在春节档与《爸爸去哪儿》一起贡献了89%的总票房的《大闹天宫》、《澳门风云》都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诟病。有人认为《大闹天宫》太雷;《爸爸去哪儿》根本不是电影,拍摄周期只有5天,这就是一期节目,根本不能算是电影;《澳门风云》是烂片中的烂片……

  然而,不管质疑声音如何喧嚣,面对骄人的票房成绩,面对观影人次数据的增加,电影市场需求强大毋庸置疑。“观影已经从简单的娱乐消费变成一种文化氛围,尤其是节假日,看电影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休闲生活的选择。需求大,但供给只有这些,不管是烂片还是好片,总得选一部看。再者,‘大闹’有视效、‘爸爸’有群众基础、‘澳门’有欢乐,这些都契合春节大众娱乐需求,高票房理所应当。”成都一位关注电影市场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

  与之相反的是,《前任攻略》却以几乎零差评的口碑、排片不足5%的比例在春节档票房大战中偏居一隅,受排片比例小的影响,票房一直不温不火,未能与上述3部片子抗衡。至此,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在春节档的票房之战,再次以华谊兄弟失败告终。

  记者手记

  不是他们最好 而是只有他们

  中国电影市场伴随着不断刷新的票房纪录和各项指标,也有更多的矛盾和争议,以及由之而来的思考。春节档票房前三甲,不管有多烂,对于观众而言,走到电影院,看到排片屏幕上只有这几部,不选他们,还能选什么?不是这几部电影有多好,而是观众拥有的选择只有他们。因此,那些在忧伤烂片也能赚大钱的电影人,还是多花些时间好好思考怎样拍出高水准却又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观看的影片吧!

  光线传媒确实有些市场运气,但如果说《泰囧》是无心插柳,《爸爸去哪儿》绝对是有预谋的投资。把拥有各个年龄层次观众基础的节目搬上电影院,而且十分契合春节家庭团聚的主题,且有搞笑有温馨的元素,《爸爸去哪儿》的票房大卖一点都不奇怪。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观众,需求参差不齐,《爸爸去哪儿》则是最大众化的类型。有欢笑有感动就OK了,哪有那么多去纯粹欣赏电影艺术的电影观众?

  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在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远未同步。于是,有像华谊兄弟这样更专注于做产业取经,扮演投石问路的产业人,也有像光线传媒这样更专注把握市场脉络、以赚钱为首要目标的分羹人。未来会怎样,大家不妨拭目以待;谁能笑到最后,市场会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