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流量还剩多少?我这月的30M已经用完了。”大年初二,冬日的阳光格外温暖。在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乡高峡村,几名年轻人正坐在村中空地的一根巨大横木上,摆弄着各自的手机。他们或在游戏中埋头“鏖战”,或刷着QQ、微信上的信息,彼此间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就在三四年前,这里还是村中最热闹的地方。每逢过年,村里人会喊着号子竖起原木,搭起10余米高的秋千,全村男女老少前来同乐。年轻人荡起秋千,如老鹰腾空,一比高下;老人们咧开嘴巴,笑话谁家的新媳妇还没有婆婆荡的高。
如今记者却看到,赛秋千的盛况早已不再,曾经用作秋千架的原木也被闲置,成了“手机党”们的座椅。17岁的高旭华坐在原木上,玩着在外工作的哥哥带回来的“苹果”手机,头也不抬地对记者说:“手机上的植物大战僵尸可好玩多了,现在谁还荡秋千?”
58岁的高广元独自坐在热炕上看电视剧。他告诉记者,自从给上初中的儿子买了手机,儿子再也顾不上和自己坐在一起说话了。“从早到晚就盯着那块小屏幕,里头到底有啥好东西?”他的儿子高晟却告诉记者,用手机上网看到的新鲜事儿,比电视上多得多;和朋友们在手机上交流,也比和爸爸聊天有意思多了。
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莲塘村,记者发现,曾供青年男女以歌传情会友,时常“爆满”的歌台已摊满了农作物,成了晒坪,村中也鲜有孩子跳皮筋、捉迷藏的身影。
村中9岁的留守儿童陈岑今年上小学三年级,课余时间最爱玩祖母那部破旧的诺基亚“板砖”里唯一的“贪吃蛇”游戏。今年,爸爸带回家的三星智能手机又成了她的“新宠”。“一拿起手机,饭也不好好吃,作业也不认真做,怎么说都没用。”陈岑的祖母黎新花生气又无奈。
陈岑的父亲、32岁的陈宝军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满是感慨:“我们那时候哪有这种‘高科技’,弹弓玩腻了,虫子捉厌了,就去歌台学唱山歌。当年我们唱的那些歌,现在没几个小孩会唱。”
广西文联副主席、民族民俗学家韦苏文告诉记者,山歌里蕴含着大量的民族历史、传统美德等信息,孩子们耳濡目染就能口口相传。但现在,他们宁愿用手机听一整天流行歌曲,看一整天的网络小说,也不愿学半句山歌。
高峡村村头的大树下,鼓声隆隆作响。30岁的高强强正与几名同龄青年一起敲着村中代代沿袭下来的牛皮大鼓。他告诉记者,牛皮大鼓的鼓点敲法传承至今已近千年,会玩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了。“在以前,多闹几次社火就能轻松学会敲牛皮大鼓。现在,农村孩子们手机游戏玩的忒精,鼓点却不会敲了。”
“农村地区是民间民俗传统文化的宝库。但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大部分农村青少年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了游戏、网络世界中。他们不愿接触‘老’东西,对本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就日渐陌生。”韦苏文担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成为“屏奴”,会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