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临近,新一轮的“逼婚”大潮正在向单身人士涌来。许多远方的游子已经开始纠结,今年春节要不要回家,要不要接受亲友们对自己婚恋状况的“拷问”,要不要马不停蹄地赶场相亲?
“每逢佳节被逼婚”已成为众多单身青年的真实写照。“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每逢节假日期间,不少单身人士把自己的签名档改成了这句话,这句自嘲流露出焦虑和无奈。许多人正如电视剧《中国式相亲》中的三对年轻人一样,不得不在父母的逼婚之下频频相亲。
三成单身青年有过节焦虑症状
网上一项调查表明,有35%的单身人士选择过节不回家,原因是为逃避家里逼婚或强制安排的相亲。过节期间,他们宁可宅在住处上网、上街购物、与老乡同学聚会、与同事外出旅游,就是不愿回老家过节。
去年国庆节,一位女性朋友打来电话,哭着说:“陪我喝酒吧!”问及原因,她哽咽道:“今天我30岁了,不敢回家。你问为什么?还不是害怕回家被老爸老妈逼婚!没办法,只好自己在酒吧里庆祝生日,静静地反思已经走过的青春……我老妈整天念叨我嫁不出去,嫁不出去,你说我怎么就成‘剩女’了?论长相,论工作,论家世,论才能,我哪里差了?”
这位女孩的父母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她至今未婚,父母也因此觉得很尴尬,认为女儿让他们没面子。
郑州某工程公司职员谢小姐去年国庆节和中秋节都窝在郑州的出租屋里,孤单地上网读书看电视打发时日,而她的家就在与郑州近在咫尺的新密。为什么呢?她觉得自己老大不小了还是单身,“无颜见江东父老”,害怕回家被亲友过问婚姻大事,更害怕被父母逼着去相亲。
年过不惑的她向笔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清华大学硕士毕业时,她年方25岁。前几年,为了在事业上站稳脚跟,她拼命地工作、学习,如今已晋升公司技术总监。待她有了喘息的时间,准备谈恋爱时,发现身边不少优秀男士早已为人之夫甚至为人之父了。电话中,她明显流露出焦虑与无奈。她渴望回家与父母团聚,却又担心遭遇尴尬,怕亲戚盘问婚事,更怕家里逼婚,强制安排相亲——这些都会给她造成很大的困扰。
马晓芸(化名)是安徽合肥某计算机公司经理,负责公司技术开发与产品销售,今年31岁。8年前,她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便与三位同学创业,开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经过四年的经营,公司最终关门,但却让她对技术与市场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她回母校读研。两年后,她提前毕业,就职于现在的公司。经过两年拼搏,她从普通职员一跃成为公司经理,拿着30多万元的年薪。
然而,事业成功的马晓芸感情上却不顺利。大学毕业后,因为开公司的事与男友的意见不一,两人开始争吵。开办公司后,她每天清晨七八点钟去公司,晚上12点才回到出租屋,有时连男友的电话都没空接。男友对此颇多不满,加上生活理念不同,两人最终劳燕分飞。
“分手后,我每天拼命地学习、工作,为的是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再去想他。”凭着真才实学和刻苦努力,马晓芸事业顺利,生活衣食无忧,但这些并不能填补她内心情感的空白。
亲友们为她的婚姻大事操心,每逢节假日,大家都会为她安排相亲。起初,马晓芸积极性颇高。看着身边的女友都找到了爱人,她也开始着急。为了赶上相亲时间,她总是提前打理公司业务,甚至提前回老家。但是,每次相亲回来,她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两个陌生人一见面就做买卖似的从老子(父母)、房子、车子、票子(存款)开始谈婚论嫁。”
经历了几次这样的相亲后,马晓芸终于打开了心中的结。她认为,结婚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是为了获得周围人对一个女人婚姻的认可,结婚是为了寻找一份心灵的感应与默契。“我依然认为感情是可遇不可求的,顺其自然吧。”
近两年来,节假日中由亲友安排的相亲不下20场,但每次约会之后,马晓芸总感觉不到那份默契。后来,她再无兴趣相亲,干脆以公司业务忙为由搪塞过去。这让父母更加着急,打电话,发短信,令她烦恼不已,去年国庆节索性不回家了。
马晓芸的经历几乎成了一种模式。她说:“老家的父母、朋友、亲戚甚至老师,没有一个人不关心我的终身大事。今年‘五一’我回了趟家,每到一处,都被追问有没有对象呀,什么时间出嫁呀,叮嘱出嫁时千万说一声呀,诸如此类,充斥双耳,令人心烦意乱。所以去年中秋节和国庆节我都待在郑州一个老同学那里没回老家,真是受不了父母的唠叨。我这么大了还单身,他们感觉抬不起头来。”
有过节焦虑的岂止是女性,大龄男性也不例外。
白领汪洋,30岁,本科文化,是郑州市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总监。他向笔者诉说了他不愿回家过节的苦衷——
“我家在河南省内乡县的农村山区,上大学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毕业后不愿回老家工作,便‘漂’在郑州。我从事广告工作5年了,收入还算可以,但高房价让我至今只能望房兴叹。买房按揭首付也要20多万元,可是,父母年事已高,常年有病,经常吃药住院,我挣的钱大部分给了医院。现在,我住的房子是租的,电器和家具都是房东的,只有那张2米乘2米的双人床属于我自己。为了我的婚姻大事,父母比我还着急,经常托亲求友,每年节假日都安排我去相亲。我先后处过好几个女朋友,可是,一说到房子就没戏了。这也怪不得人家,谁愿意跟着一个有父母拖累、无房无车的男人过一辈子啊!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一个女孩愿跟着我受苦受穷的,不过似乎我这几年认识的女孩子不是令我不满意,就是自私得让人瞠目。爱上我的我不喜欢,我喜欢的人家又不来电。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是凑合找个说得过去的人结婚,还是继续寻找。”
汪洋无奈地说:“今年过节我不再回家,因为频繁地相亲也解决不了问题。我的年龄逐渐大了,但我还是相信爱情的。我现在不再回家相亲,而是通过网络寻找意中人,或与同学、老乡聚会,希望能赶紧找到一个真正爱我的、不嫌弃我穷的女人。不过说实话,不回家,内心蛮愧疚的,觉得对不起父母。唯一的指望便是抓紧找个女朋友一块儿回家,给亲友们一个交代,好让他们放心。”
“不想再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旅游,一个人发呆,真想找个好女孩谈恋爱啊!”汪洋心酸地表示。
像这样因为怕亲友逼婚,有着婚恋压力的单身青年不在少数。某婚恋网站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3%的单身人士的亲友都会过问他们的婚恋情况,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扰。
逃避不是办法,直面自我很重要
郑州大学医学院教授、心理学博士许心田表示,像晓芸、汪洋等未婚大龄青年,这样过节像过“劫”其实大可不必。他们虽然可以逃避外界的舆论,但是逃避不了自己的婚恋问题。既然老大不小了,是需要直面自我的时候了,问一问自己究竟要什么。再者,“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着急催促是自然的,此时需要单身男女通过成熟而有效的沟通,或让亲友了解自己正在努力追求幸福,或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恋爱观,接受自己的现状,理性地面对问题。其实正确的态度是广泛参与社交活动,请求父母亲朋的帮助和支持。
一位坚持自己对爱情的信念,最近终于找到意中人的大龄女性的感悟或许能给单身青年们一个启示:“只要你还笃信爱情,只要你不太苛求挑拣,摆正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与你匹配的他(她)出现是迟早的事。说不定下一秒,你就在街头拐角处与他(她)相遇。找另一半是为自己找的,不是为父母亲朋,不是为了活给别人看。只要调整心态,终有一天,他(她)会向你走来。”
观点亮相
改变,需要两代人共同努力
父母对单身儿女的逼婚问题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现代快报》报道,近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报纸《墨尔本日报》在头版刊出整版广告,一位中国妈妈以不逼婚为条件,劝儿子回家过年。这则广告以“给儿书”为标题,全文仅几句话:“鹏:打了好多次电话你也不接,或许在这里才能让你看到。爸妈再也不逼你结婚了,今年回家过年吧!爱你的妈妈”。
在异国他乡的报纸头版刊登整版的“寻子广告”,这样的大手笔,马上引发了澳洲当地公众与国内网友的热议,甚至有网友调侃道:“土豪大妈,您还招儿子吗?”调侃归调侃,这则“寻子”启事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更值得我们关注。
其实站在父母的角度,他们之所以有“逼婚”之举,终究是出于对子女的爱与关心,实在是可以理解的。盼着孩子成家立业,盼着孩子生儿育女,这几乎是所有中国父母的心愿,很少有人能够完全免俗。而做子女的往往一年到头只有过年这几天才会待在家里,父母不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逼婚”,还有什么机会呢?所以当年轻人抱怨“每逢佳节被逼婚”的时候,不妨多体谅一下父母的心情。如果感觉自己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也确实应该考虑走入婚姻。
另一方面,作为父母,催促儿女结婚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同样应该对儿女多些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压力比以前大得多,他们总想着等自己工作有起色,事业有发展以后再谈婚论嫁,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另一半或者说对未来的家庭与婚姻负责。相反,如果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就仓促结婚,可能会为未来婚姻与家庭的稳定埋下隐患。毕竟,现在年轻人的择偶观、婚姻观、家庭观已经与父辈大为不同,父辈不能以自己的经验来要求现在的年轻人。
如果父母催得太急,不但可能会像新闻中这个儿子一样,与家人失去联系,还可能催出很多闹剧来,这几年流行的租男女朋友回家过年的现象,就是有力的证明。
说到底,解决“节假日逼婚”以及单身青年过节焦虑问题,需要两代人来共同面对,共同努力,才能使家更和谐。(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