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疲弱,相对保持了较高增速的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趋增强。由于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建设是中国过去十年所依赖的主要发展手段,中国逐渐成为能源、有色金属等多种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中国经济的波动也逐渐成为影响大宗商品基本面的关键因素。
自2013年年中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回落和调结构的政策导向不断强化,市场一直难以摆脱颓势,美联储在2013年年底决定开始缩减Q E规模的消息更加重了市场担忧。
笔者认为,不论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审计署首次对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更显示出中央对防范债务风险、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决心,未来以大规模基建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将受到较大程度的遏制,国内经济增长动力在2014年出现回落不可避免,大宗商品的基本面也必然受到中国需求下滑的影响而出现恶化。然而,随着国内经济指标的回落和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出现恶化,市场已经用持续疲弱的走势对预期做出了较为充分的反映,而且历史经验表明,当整个市场充满悲观预期时,机会往往已经在酝酿之中。
时间回溯到2010年6月,美联储已经于2010年上半年结束第一轮Q E,中国国内经济也从复苏转为回落,贵金属、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然而出乎大部分投资者预料的是,大宗商品市场的下跌趋势并没有延续太久,反而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停滞和Q E 2预期的增强开始大幅回升。究其原因,并不是中国需求的回落没有对大宗商品基本面带来负面的影响,而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通过释放流动性宽松预期为市场带来了更加强劲的支撑。
当前的市场环境与2010年年中几乎如出一辙:国内经济在2013年三季度之后再次步入下行趋势,四季度G D P增速回落0 .1个百分点至7 .7%,预计2014年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改观;美联储在观察了半年之后开始退出量化宽松;大宗商品价格难以摆脱颓势。然而,考虑到美国经济复苏的根基———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回升并不牢固,对美联储宽松政策已经产生依赖的美国经济彻底戒除Q E“兴奋剂”并不现实,只要美联储的Q E退出步伐出现停滞,大宗商品市场的流动性紧缩预期就会迅速逆转。可以预期,如果未来数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不能由2013年12月的7.4万重回20万左右的高位,则大宗商品市场获得流动性支撑、重演背离基本面上涨的一幕将近在眼前。
(作者单位:易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