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吴黎华:遏制新股博傻须进一步去行政化

2014年01月30日 07:0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吴黎华

  尽管在制度设计上绞尽脑汁,本次IPO重启以来的新股发行,在二级市场上仍然遭遇到集体爆炒,“新股不败”神话也再度上演。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是由于新股供给端的行政控制与二级市场博傻行为引发的投机怪圈所致,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进一步实现从新股发行节奏到发行价格的去行政化。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本轮IPO重启以来两市共有48家企业完成了新股发行,平均发行价格为23.26元,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9.02倍,实际募集资金221.55亿元。本次发行基本上消灭了市场诟病已久的“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问题。然而,令监管机构未曾预料到的是,尽管沪深交易所均出台了史上最为严厉的“限炒令”,新上市的股票仍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爆炒。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28日,今年以来已经登陆交易所的股票共计36只,36只新股的平均首日涨幅高达42.73%,上市首日开盘涨幅则均达到了20%。实际上,除了陕煤股份、炬华科技和应流股份3只新股之外,其余均遭遇了两次临停。甚至出现了许多新股全天交易时间只有数秒钟的情况。投资者对于新股炒作的热情可见一斑。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多数新上市企业均属于中小盘股票,在发行阶段,为了保证顺利上市,本次发行多数发行人和主承销商都尽量压低发行价格,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客观上为新股遭遇爆炒创造了空间,这实际上也是消灭“三高”所付出的代价。但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的发行方式下,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均对新股的上涨产生了一致预期,在他们看来,新股首日交易几乎是一种无风险的套利行为,而这些投资者买入这些股票,并不是为了长期持有,而只是打算在极短时间内以更高价格卖给新的接盘者———尽管清楚地知道,如同房价一样,股票价格不可能无限制上涨,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参与新股的炒作,实际上是一种搏傻行为。

  市场参与者行为的最终依据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理想状态下,同任何一种商品一样,新股的数量应当受到市场的调节,自然而然地达到供需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新股数量过多,自然会压低市场价格,反之亦然。现实情况却是,在目前的发审体制下,尽管排队的企业很多,但在一定时间内,新股的供应数量仍然是有限的,稀缺的资源总能吸引更多的买者,进而抬高价格。这种新股数量一定时期内的有限供应,实际上是监管部门人为控制的结果。这种方式替代了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引导了投资者的一致预期。

  无论是对发行价格、募集资金还是发行节奏的控制,都只会导致一个悖论式的结果:要么忍受“三高”,要么忍受新股爆炒,两者必居其一。监管者也将陷入这个怪圈。要真正打破这种“怪圈”,唯一的方式就是逐渐消除在新股定价、发行节奏等环节的行政控制,真正形成市场化的约束机制。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