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两只基金持股市值大幅超限 暴露流动性风险

2014年01月28日 09:1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3年公募基金四季报已披露完毕,有两只基金持有的单只股票市值大大超过10%的上限,由此引发市场关注。按理说,对于10%的“红线”,各 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心知肚明,为何还会“被踩”?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得知,这是公募基金押宝定向 增发、重组股等结构性机会而间接引发的风险。在市场整体疲弱的背景下,此类风险其实离许多基金并不遥远。

  持股大幅越界

  一只可持续发展主题基金的头号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达到25.8%,另一只新兴产业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则占到了16.31%的比重,这是基金四季报中披露的信息。两个例子均属明显“越界”,因为根据现行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一只基金持有单一 上市公司股份的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

  这已不是相关基金的初发状况,相反,这一状态可能已持续较长时间。

  以上述可持续发展主题基金为例, 2013年10月23日,该基金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其第一大重仓股 光正集团 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达到16.76%,当时就已越界。基金三季报对此解释为:当年4月基金投资“光正钢构”(后更名“光正集团”)非公开股票发行,这部分股票市值增值但流通受限,同时因基金资产遭持续大量赎回,从而造成8月末起“光正钢构”的市值占比开始突破10%的上限,为此公司已主动向证监会报告,并研究了一些解决措施。不过,这些措施可能并不奏效,从新公布的2013年四季报来看,这一比例已上升至25.8%的高位。

  “我们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主要还是希望通过持续营销做大规模来降低对其的持股比例,但你们也知道,现在的市场,要做大规模太难了。”这家基金公司人士面对记者的采访这样说。

  “定向增发股票铁定一年的锁定期,这意味着基金只有等到今年4月才能抛出股票,将光正集团的资产占比重新控制到10%以下。”有投资者这样认为。

  而有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做大基金规模难度甚大的确是现实情况,但这只基金目前25.8%的资产筹码都处于无法流通状态,如果再遇到大规模赎回,风险可能随之而来。

  “一旦遇到极端情况,这家基金公司能想得到的办法,可能只有以公司或股东自有资金来认购基金,从而改善流动性状况了。这显然对各公司的财力是一种考验。”上述人士分析道。

  祸起定向增发

  导致这只基金今天的被动局面,原因在于定向增发。

  从最初的投资来看,一切皆在法规限制的范围内。2013年4月,该基金与公司其他几只基金一道,参与了光正钢构的定向增发,认购数量为120万股,总成本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2.87%,而公告时,该股票的账面价值达到1352.4万元,占到基金资产净值的4.31%。

  不过,查看相关公告可知,该只基金于2013年3月末成立时,资产规模仅3.15亿元,认购户数也不到3000户,直到二季度末,该基金的股票仓位还只有30%的水平,同时,基金资产规模也因赎回而降到2.47亿元。从经验来看,新基金建仓如此缓慢,往往是担心市场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也可能要留足现金来应对开放期的大量赎回。

  既然基金本身规模就小,又要应对可能来临的赎回,基金管理人本应在投资流通受限的股票时留足空间,但事实是,除了相对大比例地投资定向增发股票,这只基金去年的重仓股中还出现了其他两只因重大资产重组或重大事项而停牌的股票。我们发现,押宝重组股票也是上述另一只新兴产业基金单只个股市值占比大比例超限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基金经理考虑欠周的话,相关基金公司的风控部门也应该有所预判,给基金的投资管理打支‘预防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疏忽。”一位基金分析人士对记者说。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仅从收益来看,相关基金的业绩还是不错的,一是选股上都偏向于小盘成长板块,把握了去年的结构性机会,另外,定向增发、资产重组股票对于基金资产收益也增厚不少。问题就在于,在基金资产规模很小的情况下,这种投资风格也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基金盘子小、重仓成长股、深挖结构性机会,同时遭遇持续赎回,这种复杂局面是近两年许多公募基金的共同特征。”一位观察人士分析,“上述个案中已包含着一定的普遍性,公募基金在整体熊市背景下,既要考虑生存发展,也要关注投资中的风险。”


(责任编辑: 史博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