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信托打着银行旗号抢客户 发短信称在银行办公

2014年01月17日 08:07    来源: 广州日报     周宇宁 李婧暄

  资金“抢夺大战”在金融机构之间时有上演,近期,记者发现,不少信托公司打着银行旗号四处揽客,先用银行作“定心丸”把客户吸引过来,再推介自己的产品。而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情况本身是因信托直销渠道不畅导致。而有银行人士无奈指出,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确实拼不过信托,只能通过更好的理财服务留住客户。

  信托发短信称在银行办公

  近日,投资者陈小姐(化名)收到一条来自某信托公司的投资信息,打着银行旗号揽客。记者看到,该短信不仅打着银监会监管的旗号,还明确表示:“高端理财固定收益”“安全可靠”等字眼,其中,更是向消费者声称“在广州某股份制银行省分行办公。”

  记者根据相关信息近日以投资者的身份至约定地点,但发现其实该地方是信托公司而非银行,接待记者的也是该信托公司的销售经理陈先生(化名)。

  “直销向来是信托的短板。由于信托不允许公开做广告,一般信托公司的知名度有效。为了吸引客户,只好打出银行的旗号。”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对于信托公司四处抢客的做法,昨日在记者采访多位银行业人士时得到最多的回应都是无奈。“客户要买高收益的产品转走资产,我们肯定希望能挽留,但谁能阻止人家挣钱呢?”某国有大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银行代销信托为留客

  “银行代销信托产品,往往也是为了留住、维护部分客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一般都比较高,对部分高端客户更有吸引力。而对于信托公司来说,由于没有银行那么多客户群,因此资金不好募集,而银行、信托合作,则刚好实现了双赢。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如果销售信托产品,银行将从中获得2%左右的代销费,而分摊到客户经理身上则会更少。

  信托:客户资源有限直销难

  虽然《信托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信托公司建立直销业务,但目前除了几家较大的信托公司,大多数信托公司并未建立完善的销售队伍。一位信托公司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由于客户资源远远难以跟银行匹敌,信托公司的直客式业务“抢不过银行”。

  不过,在前期多次曝出银行代销信托产品导致巨亏后,银行方面已经全面收紧信托产品的销售。某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称,信托项目只有在两种情况下能够在银行“登堂入室”:一是本身非常优质的项目;二是银行自己的通道类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理财公司就成了信托推介的重要渠道。上述销售人员指出,一些信托公司的新员工为完成销售任务,只好跟第三方或银行合作,“第三方帮忙拉客,信托公司销售人员就把提成让渡给他们,自己只拿基本工资。”

  但是,陈先生向记者透露称,一些特别好的项目,并不愿意拿出去给第三方或银行销售。“好的项目我们自己很快就可以卖完,何必拿出去让别人赚佣金呢?”

  信托业内说法:问题信托多为银行通道业务

  银监会办公厅曾发布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排查代理销售第三方产品的业务风险。“我们销售信托产品都要经过总行的审核。”上述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但由于代销产品频频出事,目前各家银行对代销项目的把关更严格了。“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推销自己行的产品,总行和分行也明文规定不允许出现私下卖其他产品的情况,一经发现将会被辞退。”股份制银行业务经理杨女士告诉记者。

  虽然银行代销外部信托公司的门槛很高,但近期市场仍然爆发出不少银行代销产品出现兑付困难的问题。上述大型信托公司人士指出,这其中大多数都是“通道类产品”,即融资方是银行的客户,但由于项目资质或银行自身额度问题不能放款,就会将项目推荐给信托公司,包装成信托项目后再拿回银行来销售。“这种情况下,银行代销的批复都会比较顺利。而信托本身的尽职调查可能也会没那么严谨。”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