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进口小麦难以撼动国内市场

2014年01月15日 08:10    来源: 国际商报     中粮期货 范婧雅

  

  

  尽管2013年中国进口小麦数量大增,而其中接近70%都是美国小麦,但是鉴于小麦产量以及储备总量,内外盘的联动性持续有限。2014年中国在主粮市场的政策倾向依旧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2013/14市场年度全球小麦增产,除美国以外的各个主产国也均为增产形势。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的国内减产也并不足以收紧其国内的供需平衡表,反而不利于其出口价格的竞争。之所以出口对价格的影响程度如此之大,是因为今年以来美盘小麦对玉米持续高溢价,使得增加美麦国内需求的难度较大。根据美国农业部2013年12月供需平衡报告中的数据,2013/14市场年度主要出口国家的出口量都将有所上调,其中美国的出口增量仅仅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然而后半年美国小麦的出口销售步伐何如,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巴西和中国的采购意向。巴西今年加大美麦采购量主要是由于其本身和邻国阿根廷受到天气的影响,小麦减产,而美麦品质较好,且美国具有相对地理优势;该趋势能否延续在目前的时间段内取决于巴西政府是否会提高免税进口配额。中国则是由于在收割期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使得国内小麦产量下调,品质下降,需要采购美麦以调节国产麦的品质,估计本年度后期还会零星采购美麦。

  进口小麦数量大增

  进入2013/14市场年度以来,由于国产小麦的品质问题,进口小麦数量大增,尤其是美麦数量。但是即便是美国农业部的最高预期值950万吨,也仍旧处于配额进口的范围之内。另外,内外盘价格走势的分化使得小麦价格内外倒挂严重,进口麦除品质优势之外,还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

  期货价格方面,2013年以来,郑麦价格明显呈阶段性上涨,然而与一般季节性走势不同的有两点:首先,往年新麦上市之际麦价一般会下滑,而今年的涨势则恰好是从这个时段开始,且这一阶段的上涨幅度明显高于后两次的上涨;其次,往年的年末一般是面粉消费旺季,面粉价格的走高自然会拉升其原料——小麦的价格。但是今年面粉消费旺季不旺,加之临储小麦的持续性投放调节原本的紧平衡,小麦现货价格在本应走高之际却出现了弱势震荡,这一点也在期货价格上有所反映。

  进入2013年以来,河南、安徽两省已累计投放政策性小麦18119.52万吨,累计成交量3072.95万吨,平均成交率约17%。但是由于各主产省的情况不同,政策麦的调节作用也略有差异。与2012年托市麦直至年底才投放的情况不同,今年的新产托市麦投放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但是仅在江苏和安徽两省投放,江苏政策麦自投放以来备受市场追捧,基本每次都是全部成交,但是成交价格相对而言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安徽市场方面,由于本身市场粮源供给宽松,市场对于2013年托市麦的热情有限,无论是成交率还是成交价格均不及江苏市场。

  对于郑州强麦而言,作为国内的主粮品种,后续政策面上的支撑力度依旧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4年最低收购价水平。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2013年10月12日发布,2014年产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高6元。在秋播时节公布提高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有利于指导农民安排田间工作、持续播种小麦,保障国内小麦的自给自足。但是由于大量收储粮的存在,收购价往往与市场价相背离,缺乏市场效率。另外,即便按照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整体收入依旧偏低,加之目前种植成本一路攀升,如果要真正做到保障农民利益,可能还需要在政策层面作出改革。另外,国家对于主要粮食品种的收储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产业链下游企业的成本负担,近年来“麦强粉弱”、“稻强米弱”的价格格局延续,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着政策改革。

  麦价下探可能性加大

  无论是从美国农业部给出的数据来看还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公布的官方数据,2014/15年度无疑将是一个丰产的年度。在全球丰产的大背景下,即使美国出现一定程度的减产,也很难在价格上反映出这种“紧平衡”的状况,这种在2013/14市场年度之初就出现的状况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得到延续。

  在基本面消息匮乏的情形下,出口销售步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成为了美麦价格走势的主导因素。之所以关注出口销售步伐是因为今年美国玉米创纪录地丰产,加之美国国家能源局在政策层面对于其下游产品乙醇进行用量限制,进一步利空玉米价格。玉米价格多重承压,反弹空间较小。在这样的情形下小麦玉米比价走高,小麦作为饲料不具备经济性,扩大小麦内需相对有难度。然而,这一情形在2014/15市场年度开始之后有望得到逆转。因为今年玉米的低价,来年播种季可能会有一大部分大豆取代玉米,使得玉米价格在被压制到低点以后有所反弹,小麦玉米价差收窄,届时有望提振小麦内需。影响出口销售步伐的因素如下:美盘小麦价格、美元汇率、黑海地区国家产量前景及报价、主要进口国新季小麦的产量和品质。2013/14市场年度出口销售开端良好,但是目前遭遇到了瓶颈,逐渐调整的过程影响着美盘的价格。按照历史经验来看,正如2008/09年的情况,如果前一个市场年度开端良好、步伐强劲,那么到了下一个市场年度一般出口销售步伐都会相应放缓,届时市场对于这一要素的关注点减弱。

  2012/13市场年度在天气方面炒作干旱,美麦价格冲上900美分一线。2013/14市场年度主产区旱情得到缓解,之前局部地区土壤墒情过高的情况曾一度影响到作物播种进程,但只是暂时性的影响,没有形成大的涨跌行情。在2013年末这段时间内,由于美麦基本面因素相对匮乏,交易商们开始转而关注降雪厚度以及温度——如果降雪厚度不足,则无法对麦苗形成保护,如果此时温度骤降,则很容易对麦苗形成冻害,直接影响来年的产量前景。然而,无论冬季的天气条件对产量预期产生偏多还是偏空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都要到来年开春之际——也就是麦苗苏醒之时才能有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衡量。所以在考量2013/14年度冬麦最终产量之时,需要关注的关键气候阶段是开春之际以及收割期。如果这两个阶段不出现大的反常天气,那么考虑到今冬良好的作物评级状况,2013/14年度美麦丰产前景较为明朗。

  以上各个因素均出自对基本面的分析,然而在研判期价走势时,资金层面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基金持仓出现极值时,往往是行情即将出现大反转的预警信号。

  综上所述,在2013/14市场年度全球丰产的大背景下,美国作物形势也较为乐观,美麦丰产预期较强。在这样的基本面情形下,预计美麦2014年期价波动范围仍在600~800美分/蒲式耳,探底的可能性大于触顶,尤其是新粮收割上市之际。

  投资市场不看好小麦

  进入2013年之后,市场投机力量并不看好小麦,小麦期货基金持仓以及小麦期货和期权基金持仓均维持净空头的状况。10月初美国政府关门,10月底大宗农产品出口检验和销售数据恢复正常发布更新,在这一个月内,由于之前出口销售步伐强劲,市场看好美麦,期货基金及期货期权基金均转为净多,但是待该数据发布之后,发现并不及市场预期,之后基金再度转为净空,市场看空美麦。截至12月10日,小麦期货基金持仓维持净头寸空单,且空单净头寸和净头寸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基金多单持仓继续减少(2058手),空单持仓反转增加(1299手),期货基金净头寸空单增至68438手,占持仓量比重为17.62%。

  截至12月10日,小麦期货和期权基金持仓维持净头寸空单,且空单净头寸和净头寸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基金多单持仓继续减少(4795手),空单持仓反转增加(653手),期货和期权基金净头寸空单增至69461手,占持仓量比重为14.92%。

  国内麦价呈现弱势走势

  尽管2013年中国进口小麦数量大增,而其中接近70%都是美国小麦,但是鉴于小麦产量以及储备总量,内外盘的联动性持续有限。

  2004~2013年期间我国小麦产量实现了“十连增”,但是储备粮数量也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市场粮源在政策的调节作用下基本延续“紧平衡”的格局。2013年尽管同样增产,但是由于收储政策的作用,加之小麦品质不佳,市场价格在收割之际便一路飙高。由于储备粮这个“缓冲垫”的存在,新粮产量前景预期对于内盘郑麦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及美盘,但是作为基本面里最基本的因素之一,要想准确研判价格走势,离不开对产量前景的关注。

  不同于玉米大豆等产业链较长的品种,小麦的产业链相对较短。下游产业主要就是制粉企业和饲料企业。制粉需求方面,2012年和2013年两年都出现了明显的“旺季不旺”的情况,这和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有关:主食方面逐渐偏向大米,而其他摄入方面肉蛋奶的数量不断增加。饲料需求方面,如果单纯考虑经济性的话,小麦和玉米的替代作用主要是由其比价关系决定的。2013年内盘玉米市场和美盘玉米的相似之处就在于创纪录性丰产,使得供给面过于宽松,即便国家有相关“运费补贴”的政策支撑也不足以达到玉米的价格水平。由于本身供给宽松,内外价格的倒挂很有很可能使得政策达不到其初衷,因此我国近来加强了对进口玉米的限制。截至2013年12月19日,深圳、福建、山东、广东、浙江、厦门等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相继从12批54.5万吨美国输华玉米中,检出含有未经我国农业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已依法作退货处理。国粮信息中心玉米分析师也已经将2013/14年度进口玉米量预测从700万吨减至550万吨。上述种种有利于收紧玉米供给,可能在2014/15市场年度开始之际使得小麦玉米比价回归正常的理性水平,扩大小麦饲用需求。

  2013年收割季麦价即开始冲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开春之后和收割季的天气条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产生了利空性的影响。国内对于天气的监测标准以及准确性都与美国尚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是关注天气的确可以使得对基本面的分析更为准确和到位。

  2014年对小麦和稻谷仍将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这项政策依旧在新粮播种之前就予以公布。然而玉米方面,除了对2013年产东北玉米实行运费补贴以外,2014年玉米有哪些政策支撑尚不明朗。由于国内主粮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所以相较于之前提及的几个因素而言,政策面的因素在决定价格走向方面无疑更加关键。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