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吴晓灵: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根本性缺陷

2014年01月13日 17:49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吴晓灵:央行刚开始的成立,就是英格兰银行,确实是为了国家筹资成立这样的银行,当时它是私人所有的,可是后来是什么迫使英格兰银行从一个为皇家筹资的银行变成一个垄断现钞发行的中央银行?就是因为人类世界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进入到工业社会之后,经济的发展受制于金属货币的制约,那时候工业资本借贷的利率是非常高的,黄金作为货币已经不能够满足经济的需要了,后来就出现了银行券,银行券的本质是什么呢?承诺我发的这个纸币能够百分之百的兑换金属货币,但是因为银行券的产生就出现了很多的“野猫银行”,因为它不具备兑付能力,它也发超发银行券。超发银行券的时候不能兑付,大家谁拿到银行券谁就要受到损失,在这样的金融混乱之下,国家决定把现钞发行的垄断权给了英格兰银行,其他的商业银行没有现钞的发行权了,没有银行券的发行权了,那怎么办?它就搞支票存款,就搞结算了。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2007年8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今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变的脆弱不堪,中央银行面临何种挑战?吴晓铃女士从制度入手,深度解读。

  吴晓灵:我觉得这次金融危机确实是除了其他监管的问题等等以外,就一个货币制度的问题,我们全球现在的货币体系,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信用货币为主要货币的货币体系。在1971年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前,由于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和美元挂钩,双挂钩的体系制约了各国的贸易顺差和逆差的多少。贸易顺差多的国家,会去拿美元换黄金,贸易顺差少的国家,必须拿黄金去换美元,因而全球的经济是比较平衡的。但是美元和黄金一旦脱钩了,这时候贸易就失去了制约,再加上全球化等等一些其他因素,就形成了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体的制造业,于是形成了大量的贸易顺差。而以美国和发达国家它们留下的金融业和高科技,他们成了产品的消费国,于是他们大量贸易的逆差,这样就世界经济不平衡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的提醒各国要调整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经济结构,否则世界会产生无序调整,就是这次的金融危机,给了货币体系一个警示,就是货币体系引起的贸易结构的失衡和各国经济结构的失衡,这是一个大的背景,30年矛盾积累结果的总爆发。当然,这里面还有各国具体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的失误,好与不好,恰当不恰当,这些都决定了危机中受害的程度。所以我想危机确实是和货币有关系,但是这个货币是我们现在的这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根本性的缺陷。全球进入到了信用货币时代之后,拿什么来制约主要储备国的货币发行和各国央行的货币发行,财经纪律在完全的信用货币体系下怎样来建立?这是一个大的问题。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