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历史存量保单可投蓝筹股 目前估值较低配置正当时

超4000亿元准备金可“出手”,以投资释放利差损压力
2014年01月09日 07:15    来源: 人民日报     曲哲涵

  经国务院同意,保监会近期将启动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部分持有历史存量保单的保险公司申请试点。政策内容包括:一是设定独立账户封闭运行;二是由公司根据自身资产负债匹配情况确定蓝筹股投资比例;三是对独立账户投资的蓝筹股试行逆周期资产认可标准;四是明确蓝筹股标准,蓝筹股是指经营业绩较好、具有稳定且较高现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

  历史存量保单指保险公司1999年以前在高利率历史环境下发行的、定价利率较高的长期人身保险产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攀升至10.98%,寿险保单利率定价随行就市定在8.8%甚至更高。由于保险是长期契约,一份20年期寿险产品,如果承诺每年固定收益不少于8%,即使其后来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只有3%,也必须给付客户每年8%的收益率,倒挂部分形成保险公司利差损。然而央行的基准利率随宏观经济波动而调整,1996年起,央行连续下调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下降为1.98%,令国内所有寿险公司都背上巨额利差损的“包袱”。中国人寿2003年底上市时,不得不把这部分含利差损的保单剥离至集团公司。业内人士估算,国寿集团高利率保单存量部分准备金达3000多亿元,1999年前国寿市场份额占80%以上,据此可推算,目前市场存量高利率保单准备金在4000亿元—5000亿元之间,理论上这些资金都可以投向蓝筹股。

  业内人士分析,保监会之所以选择这个时点,以投资蓝筹股的方式释放利差损压力,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这类保单所形成资金期限长、现金流稳定,符合资产负债匹配原则;二是这类业务规模有限,易于划分,并可以实施封闭运行;三是目前各公司对历史存量保单均已采取专门管理制度,在风险防范方面已积累了经验,也便于分类监管;四是目前蓝筹股估值较低,是历史存量保单配置的较好时机。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