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赵丹阳回归引联想:盘点中国私募在海外众生相

2014年01月07日 08:3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近日,“私募教父”赵丹阳时隔六年重回A股的消息在投资界盛传。不仅A股投资界一片欢欣鼓舞,出海私募圈也为之震动。有多名出海私募准备追随赵丹阳脚步,回归A股。

  出海私募这个颇为神秘的群体究竟由哪些基金构成,它们这些年在海外的战绩如何,如今为何又要重回A股?《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私募业内资深人士,梳理出海私募众生相。

  据多名私募业内资深人士介绍,目前活跃在香港市场的出海私募基金超过50只,其中至少有15家私募机构在香港H股和内地A股都设有投资公司。

  私募基金出海大致上有两波。第一波是在2008年。参与者大多是此前已在港股市场闯荡的私募,比如赵丹阳和他的赤子之心,康晓阳的天马资管、蒋锦志的景林资产等。

  赵丹阳最初是 国泰君安香港公司的研究员,离职创业之初选择先在港股市场试水也是理所当然。康晓阳在1999年君安证券改制事件之后远走美国,成为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的信徒。在2006年,康晓阳在香港成立了亚联天马中国成长基金。蒋锦志早在担任香港粤海证券董事长之时就开始了港股投资生涯,2004年初创立了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蒋锦志与赵丹阳一样,都是在港股市场取得巨大成就后再转战A股市场的。

  第二波出海私募主要是2008年后,这些私募出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A股太贵了,相比之下,港股、美股的淘金机会更多。这批出海私募的代表包括淡水泉的赵军、明达资管的刘明达、景泰利丰的张英彪。

  淡水泉和明达资管都是A股市场阳光私募业界的“大腕”,同时在A股与海外市场两线作战。张英彪转战海外投资市场时间最晚,2012年6月30日才发行成立海外基金,不过到目前为止,其海外基金不计管理费因素的净值涨幅超过50%。

  港股私募基金经理双子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袁毅强介绍称,出海私募绝大多数是投资中国概念股,基本上是投资在香港、美国上市的中国 上市公司。超过一半的出海私募在产品名称上标注了“中国”字样,也就是说在产品募集说明书里就限定了投资范围。比如李振宁旗下的“睿信中国成长”、赵军管理的“淡水泉中国机会”、锦宏资本旗下的“锦宏中国价值”。其他的海外私募产品也多数只投资了中国概念股,真正进行全球性投资的私募机构屈指可数。

  赵丹阳对美国股市、泰国股市、印度股市的投资,并不局限于中国概念股或大中华概念股的范围内。但是,在泰国、印度股市,面对陌生的 上市公司、陌生的交易对手,赵丹阳有过很多“教训”。

  这些海外基金在境外仍以做多股票为主要 投资策略,也有部分宏观对冲基金主要以债券和外汇为投资标的,如梵基1号。

  深圳景泰利丰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张英彪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出海私募主要是在香港以及海外市场募集资金,接受的基本上是外币,不是人民币。其局限是募资难度较大,投资经理需要强大的销售团队或客户支持。最近一两年,有私募机构通过境内的 QDII渠道出海,募集的是人民币,转换成外币去海外投资。其优点是募资相对容易,缺点是投资决策上受到监管部门的管控要严格得多。

  “出海”私募管理的海外规模基本在1000万~5000万美元之间,超过1亿美元的较少。规模较大包括赤子之心、天马资管、景林投资等。市场盛传,景林投资海外资管规模最高峰时超过10亿美元。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