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去年债基收益率仅0.8% 今年趋势性机会难现

2014年01月04日 07: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债券基金不再参与新股申购的新规,尽管规避了一级市场新股申购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其整体风险度,但同时也失去了新股申购带来的机会

  ■本报记者 陈 霖

  去年经历过山车行情的债市令债券基金业绩先抑后扬,债券基金全年平均涨幅仅有0.8%,在各类型基金中垫底。

  对于2014年的债市行情,机构投资者依然偏谨慎。在他们看来, 2014年上半年市场资金面仍然偏紧,债市难有趋势性机会。而去年年底中证协发布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的通知,规定债券基金不再参与新股申购,债基失掉了新股申购带来收益的机会。

  2013年的明星基金景顺长城内需增长的基金经理王鹏辉近期也表示,在大类资产方面,股票类资产的吸引力大于债券类。但以债券投资见长的富国基金相对乐观,该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称,债市基本面和票息收益逐渐好转,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但受制于资金面的影响,还缺乏一定的催化因素,此外,2014年还要关注经济下行过程中个别信用债的违约。

  债基收益垫底各类型基金

  2013年,市场利率化进程加速令众债基经理始料未及。

  2013年全年,债市跌幅较深,中债总净价指数下跌5.88%,中债国债总净价指数下跌6.48%,中债企业债总净价指数下跌4.04%,中标可转债指数微幅下跌0.86%,债券基金平均涨幅为0.80%,垫底各类型基金。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2013年货币型基金平均涨幅也有3.96%。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去年359只债基中取得正收益的有216只,占比为60%,这也意味着有四成的债基在去年录得负收益。回报率超过10%的债券型基金仅有天治稳健双盈,其全年收益率为11.27%。而2012年,天弘丰利分级、万家添利分级以及天治稳健双盈3只基金获得超过16%的收益率,而超过10%收益率的债基达到了35只。负收益率基金来看,博时宏观回报AB、博时宏观回报C等7只债基(A/B/C分开计算)等跌幅超过10%。

  业内人士称,去年债市的走势呈现明显的先涨后跌的过山车形态。上半年,债券市场在资金面宽松和经济数据不达预期的共同推动下延续了慢牛行情。下半年,随着稳增长政策使得经济企稳回升,以及钱荒之后依然偏紧的资金面制约,债市出现断崖式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到达4.7%的高位,整体看下半年中债总净价指数跌幅达到6.14%。

  在债市步入熊途之时,债基也在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连续2个季度出现净赎回。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债券型基金的份额为2822.78亿份,较三季度末的3221.56亿份再减少了398.78亿份,净赎回率达14%,559只债券型基金中仅有39只在第四季度实现净申购,占比仅为7%。

  机构配置债基偏谨慎

  上海某基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2014年上半年市场资金面仍然偏紧,债市难有趋势性机会,将继续底部震荡。其建议仍以配置为主,重点关注利率债市场。

  华泰证券也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转入扩张期的信号难以出现,债市难以转牛。不过当前债市估值水平已经具备配置价值,中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将债券基金作为长期投资品种。

  渤海证券同样对配置债券基金表示谨慎,在他们看来,尽管债券基金的投资环境较2013 年有所改善,但利率水平将维持高位,债市仍以谨慎偏空为主。2013年的明星基金景顺长城内需增长的基金经理王鹏辉近期也表示,在大类资产方面,股票类资产的吸引力大于债券类。

  以债券投资见长的富国基金相对乐观,该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称,债市基本面和票息收益逐渐好转,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但受制于资金面的影响,还缺乏一定的催化因素,此外,2014年还要关注经济下行过程中个别信用债的违约。

  渤海证券同样认为,2014年央行大幅紧缩流动性的空间不大,金融机构的配债效应有望向信用债转移。但是,企业违约则是2014年的重要风险,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指导思想下,政府为企业兜底的概率下降。2014年下半年出现债券的实质性违约的可能性升高,信用债投资对甄别债券的信用风险的要求更高。

  2013年12月27日,中证协发布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的通知,规定债券基金不再参与新股申购,尽管债基规避了一级市场新股申购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其整体风险度,但同时也失掉了新股申购带来收益的机会。除了二级债基可适当参与权益类投资外,债券作为纯债型基金和一级债基的主要投资标的,其券种的选取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基金的业绩表现。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