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广州近期密集研讨国资改革 130家国企或调至40家

2013年12月31日 08:53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如果不是安排上有临时变动,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等一些专家会在12月26日再次聚集在广州市国资委参加一个会议。

  彭澎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此次会议的一个议题可能是广州国资改革实施方案听取专家意见。不过,12月27日,彭澎说,因时间安排问题,会议最后推迟了。

  而12月26日,广州市国资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广州国资改革相关方案还在研究起草阶段,目前不方便对外透露,预计2014年上半年会发布正式文件。

  11月29日,广州市国资委召开了广州市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座谈会,彭澎亦有参加。他说,在那次会议上,讨论了“大国资”相关事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州市的国资改革或在“大国资”、整合重组、“证券化”以及管理方式上都有涉及。

  “大国资”呼之欲出

  据介绍,“大国资”是指广州市国资委在国资改革方面推行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制度。此前广州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只有28家。另外91家由广州市财政局监管,13家由广州市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监管。

  实施“大国资”战略后,后两个部门监管的102家企业都将逐步纳入广州市国资委监管。其中39家由市国资委直接监管,63户暂时委托相关部门监管。

  其实,在2013年初,广州市政府在其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强统一监管。广州市发改委随后又出台深化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定由广州市国资委牵头国企改革,并提出要建立“大国资”监管体系。

  2013年9月30日,广州市推进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会议召开,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会上指出,实施国资统一监管是实现国资规范管理、保值增值,国企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

  为了能够 “做大做强”,伴随“大国资”的另一个措施便是整合重组。据了解,广州将力争用3年时间,将市属企业由目前130多家调整至40家左右,使市属国有资产的80%集中到前20家大企业集团。整合重组之后,原来由广州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28家企业将变为27家,而新增直接监管的39家企业重组后只保留6家。

  在一定意义上,广州大国企、强国企数量不足,是广州大力推动整合重组的重要原因之一。广州市国资委在2013年2月份发布的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安排中就称广州航母级国企数量少,并跟上海做了比较:“上海汽车集团一年实现营业收入4000亿元,贡献60亿元的国有净利润。浦发银行年盈利340亿元。全国营业额超1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有40家,我们只占1家。相比而言,我市国企龙头企业和盈利大户偏少。”

  把130家企业整合至40家,具体如何操作,目前还未有确切消息。记者曾致电广州市国资委,得到的答复是,方案还未最终确定,不方便接受采访。

  从管资产到管资本

  在上述总结报告中,广州市国资委进一步指出,广州资本运作模式创新有待加强。京、津、沪、渝、深等市近年加快从国有资产管理向国有资本运营转变,搭建国资运作平台,建立投资基金,大力整合优化国有资源,提高国有资本运作效益,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近年来,广州市国企改制上市步伐加快,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市值接近900亿元,但是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建设滞后。”报告这样写道。

  据彭澎透露,广州国有资本运作的平台应该是一家名为 “穗富投资控股集团”的公司。这家公司此前已经在着手建立,但进展情况暂不清楚。

  按照设想,这家公司类似于国资总集团,所有国资委旗下公司纳入这个穗富投资控股集团。该控股集团对下属公司进行增持、减持操作。

  这种模式被称为 “淡马锡模式”,而目前上海的国资改革也在向这一模式靠拢。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全资国有控股公司,隶属于新加坡财政部。

  在淡马锡模式下,像穗富投资控股集团这样的资本运作平台代表政府管理国有资产,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国有资本。而这样的国资总集团通过影响属下公司的战略方向来行使股东权利,而不具体插手日常商业运作。

  彭澎表示,采用这种方式以后,用人方面也将完全市场化,哪个能干哪个上。而在原有模式下,用谁做企业的管理者、每年要多高的增长率,政府都要过问。

  此外,据了解,广州市国资委在整合中,一个重要方向将是突出公司主业,合并同类业务。

  广州市国资委2012年总结报告提到,国资布局有待优化,广钢转型发展任务艰巨,一些业务如酒店、水产、传统商贸等回报不高,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

  彭澎说,据他所知,目前在讨论把越秀集团的水泥、造纸等业务剥离出去。

  越秀集团成立于1985年,旗下控有越秀地产(00123,HK)、越秀交通基建有限公司(01052,HK)和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00405,HK)三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基金)。是广州市总体经济效益位居前列的国有企业集团。

  此前越秀集团的业务相当庞杂。涉及地产、交通基建、金融、酒店、造纸、国际工程和劳务、水泥、超市、电池等业务。

  从2008年开始,越秀集团明确战略定位,逐步确立了以房地产、交通基建、金融等三大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产业的"3+X"产业体系。

  2010年底,越秀集团与华润集团签署了“越秀水泥、宏城超市”的股权转让协议,正式退出水泥和超市业务。2012年8月,广州市国资委召开市属电池产业整合重组会议,越秀集团旗下高力电池成建制无偿划拨至广州市轻工集团。不过,越秀集团品牌管理中心相关人士向记者确认,目前公司仍保留有造纸业务。

  “证券化”有望提速

  除了“行业化”集中以外,“证券化”也是这次资源整合的一个方向。证券化既包括以上市公司平台为轴心,整合其他资产的方式,也包括推动未上市企业进行IPO。

  2011年,广州市国资委提出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在2015年要达到60%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国资委一直在推动旗下企业上市。而在2013年9月,广州市国资委就明确表示,要加快推进广州酒家、广州港股份上市,加快20户后备企业上市步伐。

  “像广州酒家,排队上市都排两三年了,我都从外部董事改为独立董事了,公司还没有上市。”彭澎说,IPO开闸以后,要通过证券化,使企业的资本结构、管理运作模式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广州市国资委旗下的企业,广州酒家的员工持有该公司股份。如果广州酒家顺利上市,那么其股权结构又将是一种新的模式。

  广州港集团的董事长陈洪先在2013年初透露,广州港的上市申请材料已经递交中国证监会。而根据此前的资料,广州港方面希望在2012年就能够上市。

  记者此前曾多次拨打陈洪先手机,希望了解广州港上市的最新情况,但联系未果。

  彭澎说,借助这一轮的国资改革,广州国有企业“证券化”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有分析认为,其实广州市的国资改革在许多方面一直走在前面,通过重组整合,引入“淡马锡”模式后,广州国企将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