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动力煤价连涨11周成强弩之末 或掀新一轮煤电博弈

2013年12月30日 06: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唐振伟

  专家分析,当前,在几大煤炭集团连续上调煤价的影响下,动力煤价格不断走高,国内煤炭市场份额不断被进口煤蚕食

  12月25日,2013年年内的最后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出炉,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每吨再涨9元,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于631元/吨。经过连续11周的上涨,距离今年年初首期价格指数633元/吨,仅有一步之遥。

  然而,由于前期动力煤价格一直跌跌不休,最低至530元/吨,全年总体平均价格大幅下跌。有分析师表示,2013年,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为589元/吨,与年初633元/吨相比,跌幅仍超过6%,最高跌幅达到16.2%。

  根据煤电联动机制,年度波动幅度超过5%,上网电价随之进行调整。由此,国家发改委是否会再度调整上网电价呢?对此,业内人士看法不一,争论主要集中在如何判断“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这一标准上。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从政策层面看,今年9月份已经调整过一次上网电价,2014年年初再度调整上网电价的可能性不大。

  电价下调

  基本条件或已具备

  据了解,根据2012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做好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相应调整上网电价,同时将电力企业消纳煤价波动的比例由30%调整为10%。在电煤价格出现非正常波动时,依据有关规定采取临时干预措施。

  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表示,单纯按照政策规定,火电上网电价具备下调的基本条件,但煤电联动的真实意图是促进煤炭交易市场化、电力改革深入化。不过,之前政府已就煤电价格调整方案给出指示,火电企业已就此做出“牺牲”,再度下调上网电价恐引发火电企业不满,而且过度干预反而会违背市场化的基本精神。

  汾渭能源煤炭市场分析师王旭峰认为,5%的波动幅度应该是年末价格与年初价格的对比,火电企业之所以能够接受几大煤炭集团年末连续涨价,就是为了避免煤电联动。

  环保压力

  迫使电企回吐利润

  由于煤炭价格不断走低,火电企业今年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当前,在全国范围治理雾霾的强大环保压力下,火电企业在脱硫脱硝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好日子也即将结束。

  据中电联测算,火电企业新建机组的平均脱硝成本约为1.2分/千瓦时,现役机组约为1.5分/千瓦时,一些特殊设计的机组,可能高于2分/千瓦时。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曾指出,单就脱硝一项,初步估算,现役7.07亿千瓦火电机组的改造费用共约2000亿元到2500亿元;考虑“十二五”新增火电机组2.5亿千瓦,环保设施因标准提高增加年运行费用约900亿元到1100亿元。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曾向记者表示,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若明年环保政策全面落实,火电企业短期内成本恐将攀升20%。火电企业的经营状况势必会受到不小影响,今年赚得的丰厚利润也将部分回吐。

  而且,邱希哲认为,脱硫脱硝政策的严格执行,对于火电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利润回吐的担忧可能变成现实。

  王旭峰表示,现在火电企业普遍都有了脱硫脱硝设备,而且环保政策愈发严厉,即使环保补贴难以覆盖使用脱硫脱硝设备所增加的成本,也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环保要求。

  动力煤

  或丧失价格上涨动力

  王旭峰表示,从煤炭行业大环境来看,新的一年,供大于求的形势更加严峻,价格上涨动力基本消失。虽然大集团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仍在上涨,也不排除下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继续小幅上涨,但是,煤价总趋势是逐步企稳。

  煤炭专家李朝林告诉记者,国内煤炭价格进一步上涨的主要压力来自于进口煤,国外煤炭价格仍然具有很大优势。与进口煤价格相比,国内煤炭价格仍然非常高,主要是运输费用很高,市场化改革的主要阻力来自于相关利益集团。

  李朝林称,国内煤炭企业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煤炭终端的价格却远高于进口煤,值得反思。而且,在几大煤炭集团连续上调煤价的影响下,当前动力煤价格不断走高,国内煤炭市场正在“拱手”让给进口煤,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邱希哲称,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的上涨属于短期的触底反弹,煤企提价、冬季用煤高峰、煤炭采购合同签订等因素的影响时限较短,恐难以支撑2014年动力煤价格大幅上扬。

  他预计,若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的刺激性政策不及时出台,来年3月份动力煤价格便有可能再度下挫。而煤价的波动必然引起煤炭企业和火电企业之间的激烈博弈,火电企业的话语权能否进一步提升将关系到煤价市场化改革的成败。

  王旭峰认为,经过今年市场的大起大落,明年的煤电双方会更加理性,预计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市场波动。双方会协商合作,基本保持市场的平稳发展。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