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业人员的流动在2013年有增无减,基金经理离职的绝对人数持续增加,基金高管的变更也在加剧并呈现出新的趋势。
海通证券数据近期统计显示,从1998年起至2013年10月10日,在全部1548名有过任职记录的基金经理中,累计有773人次基金经理发生离职,15年内出现过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次数占全行业基金人数将近一半。
分阶段看,2001年至2005年,基金业稳步发展,基金数量相对较少,各年度离职基金经理在50人以内;随后两年人才流动显著增加,年度离职基金经理由2005年的51人,增加至2007年、2008年的89人。自2010年起,各年度离职基金经理突破100人,并且整体仍在持续增长。截至2013年10月10日,年内共有114名基金经理离职,较上年同期增长26.97%。而这些“离职”经理们的去向,包含公募基金公司间跳槽,或从公募基金跳槽到私募等机构,或转型创业,或仍留在本公司升任管理岗位或管理专户产品或从事研究等,但不包含在同公司内变更管理基金的情况。
而从12月份多家基金公司的招聘动向也不难看出人才的缺乏。记者在各大人才网站看到,包括工银瑞信、英大基金、建信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近日都发布了基金经理的招募启事。
除了基金经理的离职,基金高管在2013年的离职更加受到市场关注。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已经有近百名高管发生变动,其中次新基金公司变动尤为频繁。目前已先后有财通、前海开源、富安达、英大、安信和兴业等6家次新基金公司总经理易主。泰达宏利、光大保德信、国海富兰克林、华宝兴业、新华、南方、博时和富国等基金公司,也出现总经理变动。
具体来看,基金业协会网站资料显示,目前基金业在职且工作期限超过十年的高管仅有3人。今年新老基金公司又出现了高管请辞的情况,前海开源基金在正式成立仅3个月后,前总经理苗荣祥便闪电请辞;今年3月底成立的兴业基金,7个月后就对外发布了总经理离任公告;申万菱信前总经理于东升在上任8个月后选择离开;万家基金杨峰在位时间仅15个月;博时基金前总经理何宝任职一年半后也匆忙离场。
而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起至2013年10月10日,基金公司高管(主要包括基金公司总经理及董事长)公告离职的共计72次,其中总经理离职42次,董事长离职30次。
海通证券分析指出,在统计的基金公司高管离职记录中,离职原因除正常任职期满换届外,整体上看,高管离职多受到股东方影响。董事长离职原因主要是:(1)任职期满,正常换届;(2)股东变更原因导致离职;(3)升职调回股东方;(4)管理业绩未令股东方满意而离职。
总经理离职原因主要是:(1)任职期满;(2)股东变更原因导致离职;(3)回股东方或跳槽去其他机构当高管;(4)无实权或权利受限,难以实施工作,选择离开;(5)管理业绩未令股东方满意而离职。
有意思的是,相比之前的去向,保险资管正成为高官们热衷的新选择。近期离职的多名基金公司高管,均传出加盟保险资管的。退居二线的华夏基金原总经理范勇宏,跳槽加盟中国人寿的消息曝光;随后张后奇的离职去向也得到个人证实,即为平安养老保险公司的总经理。而对于大成基金总经理王颢的去向,坊间传闻也与保险有关,即到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任职。就算是刚刚离职的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陈志民,也被传出或许加盟保险资管的消息,很可能是平安保险。
市场人士指出,在基金公司高管变更问题上,可以通过推广实施股权激励来降低频率。目前,中欧、广发、易方达等公司已经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能够将股东、高管、持有人利益统一起来,在利好持有人的同时,有助于激励基金公司高管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公司高管稳定性。
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高道德指出,新《基金法》为我国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打开了空间,股权激励犹如一把‘双刃剑’,激励基金经理努力工作的同时,更多是将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捆绑在一起,容易引发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在基金公司高管变更问题上,可以通过推广实施股权激励来降低频率。而招商基金人力资源总监郭雷清此前则表示,长期来看,股权激励是一种趋势,这更符合与投资人长期利益一致的要求,但因涉及各个层面,不是基金公司本身就能决定的。股权激励的路或许比较长,先行者应该是小基金公司,然后再逐步向更大的基金公司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