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美联储退出QE预期反复发酵、外围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依旧保持了总体强势、稳步升值的态势。分析人士指出,贸易顺差维持高位叠加国际资本流入,是推动2013年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力量,而考虑到两项因素的可持续性存疑,未来人民币升值的空间或已有限。
人民币完胜其他新兴货币
距2013年结束还剩3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表现完胜其他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已成定局。
12月2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1156。至此,2013年以来,该中间价升值幅度达2.78%,若按12月11日创下的汇改后最高纪录6.1100计算,今年以来人民币最大升幅达到2.87%。即期汇率方面,26日人民币兑美元收于6.0746,较去年底上涨2.56%,今年以来最大涨幅为12月23日创下的2.64%。
回顾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全年呈现出“总体强势、升升停停”特征,未出现过明显的阶段性贬值。具体来看,1月至3月,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围绕6.28窄幅震荡;3月底至6月中旬,该中间价快速升至6.16附近;6月中旬至9月初,6.17一线成为新的波动中枢;9月初至10月末,人民币再掀升势,一路突破至6.14附近;在6.14附近震荡逾1个月之后,年内第三轮升值把人民币中间价推升至6.1100的汇改以来最高纪录,随即再次步入窄幅整理。与此同时,即期汇率在中间价指引下亦步亦趋,只不过受市场情绪的影响,较中间价走势更为平滑。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美联储退出QE预期的反复发酵,2013年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虽未大幅走强,但美元指数全年仍收获了0.95%的涨幅。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美元走强预期升温、自身经济形势不佳的背景下,发生了大规模资本外逃,加上有些国家外汇储备非常有限,其本币币值受到了剧烈冲击。例如,印度 、印尼2013年本币对美元贬值幅度分别达到20%、11%,俄罗斯卢布、泰国泰铢双双贬值7%。表现相对较好的韩元全年也仅升值约1%。与外围新兴市场货币相比,人民币表现可谓“坚如磐石”。
“顺差”“热钱”合力促升值
贸易顺差和短期国际资本(主要为“热钱”)流入,向来被视为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的两大推手。对比2012、2013年这两项数据与人民币汇率表现,不难发现,贸易顺差始终是人民币保持坚挺的首要支撑,而“热钱”流动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数据显示,2012年,贸易顺差为2303.09亿美元,以“新增外汇占款-FDI-贸易顺差”简化计算的热钱流出则高达16645.78亿元人民币。这一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仅微升0.25%,可见在热钱大量流出的背景下,贸易顺差对当年人民币保持坚挺功不可没;2013年,1-11月贸易顺差为2341.45亿美元,按月度均值估计,全年较2012年度约增加251亿美元,该因素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保持稳定。值得关注的是,经计算的2013年1-11月热钱流入达到4004亿元人民币,虽然绝对数量尚未达到2010年、2011年水平,但与2012年相比,也算得上“大逆转”。正因如此,人民币汇率才在2012年暂时休整之后一举升值近3%、再上台阶。
对于2013年热钱流向的逆转,分析人士认为,应归结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在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坚持低利率政策的同时,我国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导致境内外利差高企,且市场预期这一情形未来将持续存在,从而吸引了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进行套利;二是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市场情绪逐步转向乐观,在人民币长期缺乏贬值动力甚至有升值潜力的判断下,短期资本流入动力进一步增强。
不过,度过“升升停停”的2013年之后,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汇率在2014年可能不会继续一路向上。一方面,我国高贸易顺差背后缺乏强势的核心科技竞争力作支撑,对于人民币升值的支撑力度趋于弱化;另一方面,随着美联储正式开启QE退出程序,境内外利差将趋于收窄,再加上我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经常贸易顺差占GDP比重降至3%以内的国际公认均衡水平,使得人民币升值预期趋于平淡,未来国际资本流向仍存在逆转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