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7日,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五次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人峰会上,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简称“金砖银行”)、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并成立工商理事会。如今,近9个月过去了,金砖银行的选址仍存在争议。
综合来看,金砖银行选址主要涉及到两个原则性问题,一个是主权性质的,另一个是治理权性质的。我们的建议是搁置主权性质的争议,共同关注和解决治理权性质的问题。在金砖银行选址问题的讨论过程中,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横空出世,除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外,上海自贸区的出现也为金砖银行的选址和落户难题提供了一系列可行的解决办法。结合以上背景资料,本文接下来就上海自贸区在金砖银行选址问题上的竞争优势和现实意义做一些分析。
金砖银行落户上海自贸区有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制度优势。首先,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上海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在地理位置上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北纬31°,东面太平洋,背靠中国最大的经济带和城市圈——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些年来,上海在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四个中心”进程中取得了重大发展。与其他金砖成员国的可能竞争城市如孟买、里约热内卢、约翰内斯堡、莫斯科相比,上海的区位优势十分显著。
其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有惟一性优势,这是其他金砖成员国城市不具备的。一方面,上海是中国经济和金融要素高度集聚的地方,未来将发展成亚太地区甚至全球性的金融要素云集地,金融资源非常充裕。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可以为金砖银行的发展提供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金砖银行也可以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窗口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强化对金砖成员国、新兴经济体乃至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因此,在金融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功能领域,金砖银行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再加上,中国政府以及上海市政府一贯以来的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的积极态度和务实作风,也为金砖银行落户上海描绘了更为良好的发展前景。
最后,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金砖银行落户中国找到了更为精确的定位。上海自贸区的特殊优势在于它完全符合金砖银行选址时搁置主权性争议的原则。上海自贸区的主权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境内关外”、扩大金融服务的做法使得上海自贸区在制度建设方面增添了一丝搁置主权性质问题的含义。对于共同创办但是又牵涉到具体落在谁家的金砖银行来说,上海自贸区的出现为中国争取金砖银行落户上海增加了极为重要的砝码。上海自贸区建设方案中做出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金融创新、完善法律制度等承诺也为金砖银行落户上海给出了强有力的保障。可以设想,将金砖银行建立在上海自贸区的话,那么在管理半径、可操作性和共同治理等方面比其他竞选城市肯定是更胜一筹的。
金砖银行如果能落户上海自贸区,有助于淡化金砖银行建设中主权性质的争议,对于夯实金砖国家合作基础,提升金砖国家整体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尽快落实金砖银行也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体系风险的重要措施。在当前欧美经济形势不乐观、金融危机挑战犹在的背景下,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的金砖国家率先拿出应对方案,防止危机进一步向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蔓延,构建安全、高校的防火墙和安全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砖银行落户上海,也是对欧美经济和金融霸权的有力回应。在TT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性和全球性体系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不可或缺的新兴力量,金砖国家在改善全球治理结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方面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金砖银行、外汇储备库等机制性合作不仅应当进一步加强,而且要保证其运作的高效、有序和可持续性,在这方面,中国应当有大作为。
(作者系复旦大学全球投资与贸易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