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周五,沪指以五连阴结束了这一周的运行,尤其后两日几乎是两根光脚阴线,给人跌无止境的感觉。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月重大政策接连发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4年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将延续;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改革意见,IPO重启时间表排定;就连反反复复的美国QE退出问题也刚刚给出了明确的信号……影响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因素一一消除,并不构成对市场的打击,可在市场层面股指为什么还是没精打采呢?
首先,一直停滞的IPO虽然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新三板也正式挂牌,如同靴子落地,但这些对市场的长期利好因素短期来看对市场的冲击性更突出,即“短空长多”,政策面的种种明确信息对市场心理层面的影响是突然的,而消化这一影响则是一个渐进过程,尤其市场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徘徊状态中,投资者的观望情绪一时间难以扭转,需要时间以消化这些短空长多因素。因而盘面上连续的小幅阴跌表现出的是市场心理的纠结。
其次,岁末年终向来都是资金吃紧的时点,这与资金面是否“钱荒”没有过多关联。银行间市场短期拆借利率的突然走高暴露的仍然是银行资金期限错配的问题,而A股市场的激烈反应则表现的是主力借力打压。而且,经过年中一役,各银行已经有了教训,一周前都已布局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做足准备,此次似有“假戏真做”之嫌。相反,倒是美国QE退出可能引致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会对A股产生些许影响,但是这也是市场早有预期的事,真正的阴影还是在市场心理层面。
第三,还得说说对市场影响大、权重大的银行股。前有安邦举牌招商,后有汇金增持四大行,但银行股仍然一路下跌,拖累股指下行。当然,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同业监管法规尚未落地、社区银行整顿、流动性偏紧等诸多因素,加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来自民营银行和海外银行的冲击,都对银行股不利。但是,几家大行的破净已凸显银行股投资价值,估值偏低成为市场各方共识,前述不利因素带来的风险集中反映在股价上,正被市场逐步消化。相反,优先股和资产证券化的预期会为银行股带来一定的上行空间。由此可以看出,市场投资理念的树立仍然有待时日。
从另一个层面看,当股指跌跌不休,身处其中的投资者眼中看到的往往只是悲观因素,而忽略一些有利信息:比如,964家发布2013年业绩预报上市公司中,313家预亏,占比32%,如果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及外需不振因素,这一水平显示今年年报还是有看点的;再比如,QFII开户热情逆市高涨,尤其十八届三中全会后,11月份QFII在A股新开22个账户,相比年初,增长幅度超过58%;还比如,以申银万国为代表的十家主力券商在年终研报中普遍看好明年行情,其中7家认为“2014年沪指的高点不会低于2500点”,一向较为悲观的中金公司直接指出“别在犹豫中错过历史机遇……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谨慎地说,资金面虽不支持A股市场大涨,但权重蓝筹股估值处于低位,年底资金最紧张时期已过,股指继续调整空间已不大,因此,如果以中长线心态看,投资者当珍惜眼前股指盘整后所带来的机会。
最后,不妨祝愿那位“一餐两元为买股票的80后中产”在他期待的跨年行情中赚得盆满钵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