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私人订制》首映遇冷 华谊兄弟难逃年底“贺岁劫”

2013年12月19日 08:27    来源: 金融投资报    

  “《私人订制》上映了,昨天华谊兄弟却跌停了,这是什么节奏?利好出尽吗?华谊兄弟为何每年都逃不脱年底调整的命运?”看到18日跌停的华谊兄弟盘面,成都股民刘女士感慨道。

  每年年底,都是影视传媒股的“表演时间”。贺岁档大荧幕上票房、口碑两面开战,资本市场上股价你追我赶。然而,从2011年—2012年,华谊兄弟无论是在大荧幕的票房还是公司的股价上,都没能成为赢家。

  《私人订制》备受质疑

  由冯小刚导演、华谊兄弟出品,被市场寄予厚望的2013年贺岁档电影《私人订制》17日举办7场首映。首映会虽然得到了影视界人士的倾力相助,但却遭到了一些机构投资者的吐槽。

  据报道称,在面向机构投资者的《私人订制》提前看片会后,多家投资人士认为影片令人失望。

  一份在机构投资者间广为流传的买方研究员观后感表示,片子前重后轻连贯性差,主题模糊,绝对远低于预期。一位券商分析师也表达相近看法,“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今年贺岁档遇冷的背景下,市场此前普遍对《私人订制》寄予很高期望。多位电影圈及资本市场人士对影片的票房预期均在10亿级别。因此,周二看完全片的投资人士心理上有了巨大的落差,造成周三华谊兄弟股价的大跌。

  湘财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余李平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征战贺岁档的电影口碑、票房都不如人意,与往年相比逊色太多。在这种情况下,冯小刚的《私人订制》集万千期待于一身,但期望越高,失望也容易更大。”他认为《私人订制》虽然是冯小刚拿手的冯氏喜剧风格,但观众也希望在熟悉中看到变化,仍对创新有期待。而冯氏喜剧之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现在想要超越,是很难的事。

  在首映礼上,面对“《私人订制》有炒《甲方乙方》的冷饭之嫌”的质疑,冯小刚表示,“《007》系列拍了那么多部续集,炒了多少冷饭了?可见这冷饭值得炒。”

  年底调整魔咒难除

  回顾近3年的贺岁档,华谊兄弟并非是“一家独大”,其面临着来自各方的竞争。

  2011年贺岁档,华谊兄弟只有周杰伦、谢霆锋出演的《逆战》一部影片在2012年1月份上映,与当时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徐克的《龙门飞甲》相比,《逆战》各方面都相形见绌。2012年,这个被华谊兄弟称为电影“大年”的贺岁档,其推出了冯小刚的泣血之作——《一九四二》,但却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惨败,即使后有《十二生肖》的不错票房做弥补,但华谊兄弟在2012年贺岁档的表现仍然比市场预期要差得多。相比于另一家影视传媒——光线传媒出品的《泰囧》12亿的票房,华谊兄弟在票房上是被甩了很远。

  电影市场票房上的失败,直接给华谊兄弟股价造成了打击。2011年11月14日,华谊兄弟收盘价19.02元。而受公司贺岁档电影偏弱,公司股价从当年11月14日之后一路下跌,直到来年的1月19日,其股价报收12.93元。2012年底,公司股价则从11月2日的15元下跌到12月3日的12元,即使之后又回升到15元附近,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年报预告的刺激。相比于另一只传媒股——光线传媒的股价涨幅(从2012年12月3日的19元飙升到2013年1月4日的35元),华谊兄弟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难言乐观。“从二级市场上的角度讲,所谓利好出尽便是利空,市场对影视股电影上映的炒作本来就是炒预期,所以电影一上映,没有了预期,自然也就没有了吸引力。如果电影的品质和在市场上的表现不如预期,股价下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现在就看《私人订制》的票房表现,如果表现欠佳,短期华谊兄弟股价还会承压,建议投资者谨慎介入。”余李平表示。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