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7日讯 (记者 郑常泰) 2013年11月30日,由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生局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口服砷剂一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研究》荣获创新性科技成果奖;纪立农教授《中国基层糖尿病诊疗模式研究》荣获惠民型科技成果奖;韩芳教授《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体系建立及发病机制研究》荣获惠民型科技成果奖。
本届论坛以“科技打造健康北京”为主题,邀请社会各界知名医学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重大疾病科技防治战略,对制约临床医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论坛期间汇报和展示的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成果,显示出科技创新已成为健康北京建设的重要引擎。
黄晓军教授《口服砷剂一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研究》项目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口服砷剂可以替代静脉砷剂,二者均能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极高的存活率。促成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从住院治疗到门诊治疗的重大革命,能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
纪立农教授在实施《中国基层糖尿病诊疗模式研究》项目过程中,主持“糖尿病前期的干预和逆转研究(BPRP)”课题,为基础糖尿病早期管理方法提供了显示参照。该研究结果被201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采纳。
韩芳教授《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体系建立及发病机制研究》项目首次报道儿童发作性睡病的门诊发病率,建立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体系,研究中国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发现相关的免疫基因和免疫抗原。韩教授应邀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美国胸科学会(ATS)组织的《嗜睡、呼吸暂停和交通事故指南》制订。
自2010年北京市启动“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以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直鼓励支持“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已有40余项课题获得相关资助。近3年来,医院通过充分调动优势医疗科技资源的合理攻关,研究出多项提升首都十大疾病防控水平的成果,有效改善市民的健康水平。今后,医院会继续支持本项目的申报,充分发挥首都地区三甲医院的龙头作用,促进首都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