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全国新型城镇化规划有望靴子落地。市场预期此次会议结束后,地方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密集出台。
业内人士指出,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更加重视差异化发展,以城市群带助推城镇化;户籍改革与农地流转将成新型城镇化重头戏。部分券商认为,城镇化将带来园林、环保、城市管网、轨道交通、智慧城市、建材、文教等方面的投资机会。投资者短期应关注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扩容带来的机会,中长期可关注以户籍改革为核心、“市民化”成本分摊机制释放的中长期消费红利。
各地差异化取向渐显
我国城镇数量众多、条件悬殊,各地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更加重视差异化发展,在户籍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有望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目前,已有部分地区提出了分类发展的思路。安徽省近日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县城规划标准,将全省56个县城分为卫星城市、县级中等城市、特色小城市三类,卫星城市要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县级中等城市要发展壮大,成为新的增长极;特色小城市要以环境优先,彰显特色。广西则以土地差别化政策助推城镇化发展,结合自然生态景观、挖掘历史文化传统开展重点和特色小城镇建设。
中信证券指出,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预计达60%,将基本建成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17-19个重点都市圈将承载大部分人口。
多地已先期规划城市群带,为城镇化搭建框架。重庆市将打造三大城市绵延带——成渝长江城市绵延带、北部城市绵延带与南部城市绵延带,建设大中小城市梯次合理、功能互补、发展协调的大都市连绵带,使城镇化过程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融合。安徽近日提出,加快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皖北城镇群城镇化步伐,到2020年基本确立以三大战略格局为支撑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
户籍与土地成重头戏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土地改革提升农民财产权利与户籍制度改革背后的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要的着力点,户籍改革与土地改革将成为重头戏。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调查报告显示,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27.6%,近20年农转非比例增长了7.7个百分点。报告指出,户籍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束缚农民流动、阻碍城镇落户的制度性壁垒。
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指出,如果土地制度得到创新,土地、宅基地的流转能带来相应收入,部分农民就会选择在城里买房和定居。
户籍与农地流转也是地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从各地的城镇化实践中可发现,户籍制度改革在多地已全面推开。四川已制订出台《关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改进户政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鼓励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入户城镇、鼓励失地农村居民入户城镇、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转为城镇居民;安徽提出,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户籍壁垒,有序放开落户条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福建石狮提出,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决“人户分离”问题,实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逐步推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居住证申领人群全覆盖。
土地改革则多采取试点推进的办法。福建省在石狮市启动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提出将陆续推动部分具备条件的区域开展不同主题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农民工重要聚集地开展农民工市民化试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产城融合发展试点,山区县市以发展现代农业、开展土地流转、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为主题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海南已经在三亚等地开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试点,探索集体土地交易平台建设、旅游景区周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和利用等。
环保基建消费将受益
鉴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乡一体化等重要问题有了明确表述,新型城镇化拥有了坚实的支撑,市场接受度也更高。业内人士指出,近日召开的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将要出台的城镇化规划会激发园林、市政环保、轨道交通、装饰、建材、智慧城市等主题投资行情.
中信证券表示,投资者短期可关注“两横三纵”城市群布局下的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扩容带来的投资领域机会。一方面,一线城市深度城市化过程中,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安防、智能交通等智慧城市相关的投资会保持稳定增速,城市生态文明重要性提升,环保基建投资和绿化园林的投入会加大。另一方面,通过市政建设和投资抬升二线城市的人口负载能力,投资增速较高的区域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管网、商业地产、轨道交通等。
而从中长期看,投资者可关注以户籍改革为核心、可持续的“市民化”成本分摊机制释放的中长期消费端红利。户籍改革的难点和经济意义是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农民工安居问题,本质上是理顺“市民化”成本分摊机制。随着“市民化”逐步推进,农民工家庭安居后将带来直接需求,包括家居装潢、文教、医疗保健;城市消费增长也会带来家电、商业零售、食品饮料、移动终端设备和服务等子行业的投资机会。
新型城镇化利好基建、环保、大众消费的同时,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业内人士预计,高层或构建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据悉,部分地区已开始积极探寻解决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的途径。除财政资金外,融资平台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纷纷在新型城镇化中派上用场。山西从全省182家现有政府融资平台中选取51家进行重点规范,将根据其资产状况和经营情况,运用“划土地、给权利、注资金、引企业”等多种方式增加平台资产规模和现金流,直接助力城镇化建设。四川亦鼓励充分发挥信贷和投融资平台作用,支持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方式组建多元化的新型城镇化专业投资公司,组建省级新型城镇化发展专业投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