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4G时代来临 消费者最盼“用得起”

2013年12月05日 08:25    来源: 成都商报    

  备受期待的4G时代终于到来。

  昨日,工信部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2013年12月4日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联通)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

  此举标志着我国继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之后,进入了4G时代。所谓4G,即是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根据国际电信联盟选定的标准,中国主导的TD-LTE和欧美主导的LTE-FDD均是4G的两大标准。

  4G发牌 为何先发TD-LTE?

  昨日下午,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发放了4G牌照,不久前,工信部已经宣布给三大运营商分配了TD-LTE频段资源。其中,中国移动获得130MHz;中国电信获得40MHz;中国联通也获得40MHz。

  不过,工信部并未一次性将牌照发放完毕,而是先向三大运营商各发TD-LTE经营许可。而此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今年均表示采用TD-LTE和LTE-FDD的融合组网方式,那么,此次为何先发放TD-LTE牌照?

  工信部指出,TD-LTE牌照是根据电信运营企业申请发放的,考虑了LTE技术发展和产业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的。目前,T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工信部将根据企业申请,依据相关法定程序,批准相关企业开展LTE-FDD网络技术试验,系统验证LTE-FDD和TD-LTE混合组网的发展模式,并将在条件成熟后,发放LTE-FDD牌照。

  长期致力于电信技术研究的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昨日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第一,TD-LTE是中国主导的4G标准,包括中国通信设备企业、电信企业等广泛参与,因此4G发牌是对中国自主通信标准的支持;第二,相对于LTE-FDD,TD-LTE其中一个优势是可以更多地利用频谱资源,非常适合像中国这样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国家。

  抢时间 全网覆盖或还需2年~3年

  在4G发牌之前,三大运营商都已不同程度地在4G领域投入了资源。

  中国移动已在国内建成了2万个4G基站,实现了15个城市的规模试验。未来3年,中国移动还将建设50万个4G基站,将基本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4G网络的覆盖。目前,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将于12月18日正式推出全新商务品牌“和”,涵盖旗下2G、3G和4G业务,包括iPhone5s和iPhone5c。

  而中国电信日前进行了4G首批招标工作,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晓初在当时曾公开表示,2013年还将从3G投资里转移50亿元建设4G实验网,使中国电信今年4G投资达到100亿元。

  中国联通则在今年10月底启动了首次LTE设备招标,集采LTE基站5.2万个,其中TD-LTE基站1万个,FDD-LTE基站3.4万个,FDD-LTE室内站8000个。同时,中国联通已经将其3G网络全面升级至下行速率达42Mbps的HSPA+。

  曾剑秋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从4G牌照发放到大家真正用上4G还有一个过程,“这里涉及网络建设,包括基站的建设,覆盖全国的4G网络至少要2年~3年。”工信部也表示,未来全国2G、3G和4G网络将会长期并存发展。独立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也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4G大规模商用也可能要在明年中下期,“涉及资费、终端、服务等各种问题。”

  消费者 期待“便宜的4G”

  4G的最终使用者是消费者。

  电信专家、飞象网总裁项立刚认为,对消费者而言,4G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网速的大幅加快。在4G时代,快速的网络传输能支持很多高清视频和更多应用,比如物联网、企业银行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加密等。

  不过,要享受如此美妙的服务还需要解决几个难题。工信部日前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10月底,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12亿,业内人士认为,“如何让中国手机更多转移到4G,是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此同时,著名全球贸易性协会GSMA协会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LTE用户平均每月消耗1.5GB数据流量,几乎是非LTE用户平均使用量的两倍,而在发展中国家,LTE用户产生的APRU(月均花费)可以达到非LTE用户的7倍~20倍,这意味着,4G的消费者每个月需要支付更多的现金才能保证享受4G服务。

  不过曾剑秋对此表示乐观,他称4G时代是共建网和融合网,将会有越来越多千元左右的4G手机面市,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近日公开表示,“明年我们将通过产业界推出千元以下的4G终端,并有望成为明年下半年的主流机型。”

  付亮预计,4G业务的资费将会更加便宜,“我个人预计,4G市场成熟后,用户上网资费和现在相比将下降至少60%左右。”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