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元八成以上的占有率相比仍相去甚远
昨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报告显示,人民币成为第二大常用的国际贸易融资货币。但与排名第一的美元相比,其占有率仍有很大差距。
根据SWIFT的数据,在传统贸易融资工具——信用证和托收(Letters of Credit and Collections)的使用中,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及结算货币的比例,已由2012年1月的1.89%,增至今年10月的8.66%,市场占有率排行第二。
目前,排名第一位的仍是美元,占81.08%;欧元的市场占有率,则从2012年1月的7.87%降至今年10月的6.64%,排行第三位。而最常使用人民币作为信用证和托收计价货币的前五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新加坡、德国及澳洲。
中国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比例上升至20%
据了解,SWIFT作为协作组织,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通过其与同业交换电文,从而完成金融交易。
昨日,SWIFT还公布了另一组数据:10月份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仍保持在第12位,市场占有率则略为下降,由9月份的0.86%降至10月份的0.84%。10月份全球支付货币的总金额增长4.6%,但人民币的增长只有1.5%。
SWIFT亚太地区国际收支和贸易市场主管Franck de Praetere在报告中表示,“人民币在全球范围显然已成为主要的贸易融资货币之一,特别是在亚洲。”他称,SWIFT的数据显示,更多的中国进出口商及它们的贸易伙伴,采用人民币作为信用证和托收的计价货币。
中国目前正在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以推动人民币向香港以外的地区发展。中国旨在提升人民币的全球影响力。据悉,人民币贸易结算自2009年首次启动以来已快速扩大,中国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比例从2012年的12%,上升至如今的近20%。
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告诉记者,随着更多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连带使用人民币作贸易融资货币的活动也不断增加。
近年来,央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效果明显,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无论是在结算、流通、投资、储存等领域都逐步确立了一定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从国际市场来看,由于欧洲经济不稳定,人们更愿意使用人民币。亚洲周边国家和南半球使用人民币的数量和范围亦在扩大。
人民币国际化已达一定水平
人民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互换状况是反映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指标。迄今,中国已与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巴西、土耳其、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蒙古、乌克兰、阿联酋等20多个经济体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
在美欧日英四大发达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尚未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这说明,人民币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初步认可,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在非洲,截至2013年1月,中非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已达18个,而2010年仅为5个。渣打银行预计,到2015年,采用人民币结算的中非贸易量将达385亿美元,占中非总贸易的10%。目前非洲使用离岸人民币的国家正在稳步增长。
深圳城市研究会专家顾问颜安生介绍,已经有一些非洲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货币之一。人民币已经在非洲得到广泛认可。2012年中非贸易总额接近2000亿美元,且中非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猛,非洲大陆对中国人民币十分渴望,虽然中国与非洲还没有签署一份货币互换协议,但这一局面有望很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