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央行自贸区政策“准细则”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允许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按照规定开展证券等境外投资,企业也将享受境外投融资便利和全球资源配置的便利。随着未来个人境外投资渠道进一步放开,国内居民将有机会直接“炒港股”“炒美股”。
个人:有望直接“炒美股”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虽然意见涵盖了多个方面,但打头阵的是资本项目开放。
《意见》指出,试验区内居民可通过设立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实现分账核算管理,开展相关投融资创新业务。其中,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按规定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可按规定在区内金融机构开立非居民个人境内投资专户,按规定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内投资。
“意见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关于自贸区内个人境外投资的规定,‘内资外投、外资内投’未来将更加灵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鲁政委说,本次开放尺度最大的政策,就是允许试验区内个人在区内获得的收入可向境外进行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种投资,这意味着区内个人境外投资可不再受到QDII限制而自行进行。这一制度的放开,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大门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被打开。
专家认为,拓宽个人境外投资渠道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资本流入压力,为国内流动性和巨大的外汇储备寻找出路,也能让一部分有能力的投资者分享海外资本市场的高收益。
据汇丰今年公布的一项内地居民生活投资方式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表示有海外理财投资的意愿。但受制于此前的规定,国内投资者与一批高成长的中国企业“失之交臂”。腾讯控股2004年上市之初股价只有4港元左右,目前已高达450港元左右;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度、新浪等股价也有较好表现。随着未来个人境外投资渠道进一步放开,国内居民将有机会直接“炒港股”“炒美股”。
此外,试验区内境外机构的资本项目也进一步开放。意见明确,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按规定进入上海地区的证券和期货交易场所进行投资和交易。区内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可按国家有关法规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
企业:海外融资成本降低
对于注册在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来说,《意见》给出的利好甚至有点“超出预期”。按照规定,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中外资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可按规定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这意味着区内企业有机会大大降低融资成本。
据连平介绍,目前国内企业贷款成本普遍在6%-7%以上,而海外融资成本基本都不超过4%。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边杰告诉记者,他们之前的一项二手船买卖,在香港的贷款利率不超过3%,而内地同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则是5.6%。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认为,《意见》允许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资金用途并未明确规定境外融资仅限区内或境外使用,只是规定了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资金不得用于投资有价证券、衍生产品,不得用于委托贷款;为区内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不限于“区内”金融机构而是“上海地区”,意味着实施开放式的市场准入管理,提供金融服务的先入优势“实质胜于牌照”。这些都给金融机构和企业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鲁政委认为,境内企业可在区内设立管理全球子公司资金的财务中心,摆脱区外繁琐外汇管理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