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民生加银董事长万青元:2016年规模挺进前20名

2013年12月02日 08: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基金金融都是高风险的行业,高风险行业如果让不具备一定品德的人做,到时候害己害人,这是很可怕的

  ■本报见习记者唐芳

  10年,一段不短也不长的时间,而有一个人却用这段时间,完成了从媒体行业到金融资管行业高管的跨越,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在民生加银成立五周年之际,《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专访了该基金公司董事长、民生银行董事会秘书万青元,请他讲了这十年和民生加银这五年的一些故事。

   从记者到董事长

  好笔杆成敲门砖

  如今,万青元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民生银行的董事会秘书和民生加银基金公司的董事长。而26年前,他的名字前最常冠上的称谓是《金融时报》记者。

  1987年,万青元因为成绩优异,毕业后被分到人民银行总行,二次分配时被分配到《金融时报》。期间他从普通记者做到了记者部副主任,还取得了高级编辑职称。就在此时,已经36岁的万青元却决定“跳槽”,来到当时成立仅5年的民生银行。2001年年底,万青元的上班地点从《金融时报》报社搬到了位于西单的中国民生银行办公室。

  自2001年12月加入民生银行后,万青元先后任民生银行公关策划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助理、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就任民生银行企业文化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然后升任民生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在这期间,自2006年年底至2008年年初他还兼任中国民生银行工会副主任、纪委委员。

  2011年7月29日,万青元迎来了又一次大的挑战,他被任命为民生银行旗下基金公司——民生加银基金公司的董事长。

  这一次,虽不涉及行业变动,但对万青元来说,挑战似乎大过十年前的那次跳槽。“这是我第一次接手一家公司。虽然大学时我学的是金融,对这些在理论方面比较了解,能够融会贯通,但具体来做,说实话压力还是比较大。”而民生加银基金公司当年公布的高管变更公告显示,万青元是2011年7月获得基金从业资格的,即他就任董事长当月才获得基金从业资格,而多数基金公司董事长就任时已经获得该资格几个月甚至几年。

  而当时万青元面对的挑战不仅仅来自于他自己。

  从26亿元到158亿元

  搭建核心团队

  对于第一次接管基金公司,第一次担任董事长的万青元来说,他接手的民生加银基金百事待兴。

  资料显示,民生加银成立于2008年11月,到万青元接手时已经走过近3个年头。这期间这家基金公司每年亏损四五千万元。民生银行定期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民生加银亏损1373万元,净资本由注册时的2亿元下降至0.57亿元,成为民生银行旗下子公司以及参股公司中唯一亏损的公司。WIND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末,民生加银资管规模仅为26.4亿元,位居可比62家基金公司中的第58位。“屋漏偏逢连夜雨”,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民生加银的投资总监、总经理、董事长、研究总监先后离职,到万青元上任时,连基金经理都只剩两三人了。

  面对这个局面,万青元觉得最棘手的还是找总经理。为此,他先后拜访范勇宏、高良玉等业内大佬,让他们帮忙推荐合适人选,也向他们请教基金公司管理经验。但是对于兼任基金公司董事长一事,万青元的这些老朋友都不太支持他。虽然有朋友的劝阻,自己也知道当时基金行业的不景气,但了解一圈后,万青元反而找到了底气和目标。“我是很有信心的,首先我们是银行系的基金公司,在产品销售上有保障;其次,在投研方面,我们也有民生银行的固有优势,没有理由比别人差;再次,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我们也能做好。”万青元认为,“基金公司的核心是投资能力,基金公司存在的理由就是有比较好的投资和研究团队。所以我要找的总经理,就是要选投研出身的人。”

  自公司总经理俞岱曦上任(2012年2月2日)以来,民生加银的资管规模增加2倍多,产品增加了13只,还完善了产品线,新推了货币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民生加银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为156.7亿元,位居73家可比基金公司的第42位,共有19只公募产品。投资业绩也可圈可点,据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民生加银固定收益类基金近一季度超额收益率为2.82%,排名全行业第二;最近一年固定收益类基金超额收益率7.97%,排名第5;最近三年固定收益类基金超额收益率14.73%,排名第4。

  今年民生加银子公司成立后,曾在民生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任职的蒋志翔就任总经理。虽然至今成立时间(成立于今年1月24日)不足一年,但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发展依旧可圈可点。今年4月20日,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开业,是第一家正式开业运营的“银行系”基金资管公司。今年7月初,该公司发布了增资公告,其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加至1.25亿元,这是业内第一家增资的基金子公司。

  万青元表示:“在德和才方面我看重德,但还要有才,因为光有德,不能做也不行。基金金融都是高风险的行业,高风险行业如果让不具备一定品德的人做,到时候害己害人,这是很可怕的。”但是在选定人才后,他给予的自由度还是很高的。由于同时还兼任民生银行董事会秘书,他的办公室和民生加银其他员工并不在同一栋楼中。但他和总经理的分工是很明确的:“大的战略方针我来定,其他时候我都不去。”

  此外,在公司的人员发展上,他也一直坚持以投研为核心。“公司现在一共一百零几名员工,投研人员的占比到超过三分之一。虽然因为现在整个行业不是特别景气,在人员方面,我们打算控制在一百出头的规模上,但我们现在对投资和研究的人员几乎都是放开的,只要有合适的人,我们始终要引进。”

  从中小基金公司到千亿规模

  万事具备等东风

  万青元上任后,民生加银扭转了持续亏损的局面,在去年实现了一千多万元的盈利,但是从整个行业看,民生加银仍属于中小基金公司行列,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9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中,除去今年刚成立的中加基金公司,民生加银的产品数量和资管规模均位居倒数第二名,也落后于同年成立的农银汇理。

  对民生加银的未来走向,万青元也早就有了打算:“我们做了一个三年规划,目标是到2016年,我们的公募基金排名要达到前20名,管理资产规模要达到1000亿。我们的定位就是专注于提升资产管理能力,也立足于民生银行,做成一个未来商业银行转型的最佳金融集团。做一个专业、有特色的国内资产管理公司,是我们的愿景”

  “目前我们正在做准备,特别是公募基金方面,我们把产品线备好了,把人员备好了,把客户关系做好了,就等待市场,一旦市场有了好的机会,我们就要迅速抓住。三年,我觉得资本市场一定有机会,只要有机会,只要我们做好了准备,就一定能够上去。”万青元补充道。

  至今民生加银已经走过五年,前三年走的跌跌撞撞,后两年不断加速冲刺,今后的三年、五年,民生加银能否走的顺畅,万青元规划的蓝图能否实现,这一切都还得交给市场检验。(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