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为高铁输出打造融资平台 中国北车启动赴港上市计划

2013年11月26日 07:1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公司董秘谢纪龙称,北车国际市场营收绝对额已突破100亿元

  近日,《关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获得中国北车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消息颇为引人关注。

  表面上看,此举意味着,继中国南车后,中国高铁“双雄”中的另一位——中国北车亦将踏上赴港上市的征程,有望实现A+H,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近期印尼、泰国等相继公布“中长期基建规划”,东南亚地区大兴基建的时代序幕已拉开,人们据此推测,中国北车似乎欲借赴港上市之机,建造自身布局东南亚乃至全球的“桥头堡”。

  11月25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表示,“中国北车发行H股股票,更多是考虑内、外部环境均已成熟,公司对‘国际化融资平台’的需求强烈”。而针对布局东南亚之说,他则称,“东南亚的市场环境的确很好,但中国北车赴港上市,绝不仅针对该区域,而是放眼全球”。

  “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根据中国北车11月23日披露的相关内容,此番赴港上市,中国北车计划面向境外专业机构、企业和自然人及其他符合资格的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8.212亿股H股股票,约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15%。

  而其所募集的资金,则将被运用于六个方面:境外投资研发、生产、检修基地类全球资源配置项目等。

  显而易见,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北车赴港上市可以获得相当巨额的资金。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已搭建A+H融资平台的中国南车来看,其H股股价较A股溢价10%-15%。这为中国北车发行H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预期,而此番中国北车制定发行价,也有10%-15%的溢价权利”。

  但除此以外,谢纪龙也向记者介绍,“我们不是为了上市而上市。选择此时发行H股,主要是因为行业环境、企业环境都比较稳定、成熟。而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北车的国际化战略,也正需要一个国际化的融资平台”。

  “举例来说,近年来,中国北车产品在国际上的保有率越来越高,很多客户提出了本土化生产的要求。赴港上市,建立国际化融资平台,对于公司的国际化布局,具体到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提供海外售后服务等都有积极的助推作用。”谢纪龙道。

  记者翻阅公司近期财报发现,2013年上半年,中国北车在国内市场创造主营业务收入330.7亿元,在国际市场创造主营业务收入38.44亿元,其中,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占到了期内总营收的10.41%。

  此外,谢纪龙还以另外一项数据向记者佐证了中国北车“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如今,中国北车国际市场的营收绝对额已突破100亿元”。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当期中国北车实现国际收入96.59亿元,占比总营收10.5%。而这一数字较2011年时的62.78元增长了53.9%。

  综合性价比极具竞争力

  近期,人们有目共睹东南亚基建市场的兴旺。对此,中金公司研报甚至预计,2011年-2020年间,东南亚各国基建投资规模将超过1.5万亿美元,其中仅高铁投资一项,便将超过1000亿美元。

  研报认为,中国企业短期内将受益于东南亚基建出口、中期受益于贸易增长、长期受益于当地消费需求的释放和升级。而中国北车恰恰置身于率先受益的基建领域。

  谢纪龙介绍,“中国北车会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但公司的战略却不仅仅在东南亚区域。目前,公司在东南亚、澳洲(特别是新西兰)、南美、非洲等多地均有斩获,且具有极佳的发展空间”。

  在申正远看来,近年来,高铁在国内发展十分迅猛。以至于这一产业,今天已成为国家“外交”侧重扶持的,为数不多的国内名片式产业之一。与此同时,“受惠于国内高铁市场的兴盛,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相关企业获得了丰富的高铁运营、建设经验,并在技术、成本等综合实力方面具有了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他向记者介绍。(证券日报 于 南)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