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易宪容:改革金融体制央行将出大举措

2013年11月25日 07: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无论从所涉及的内容还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性来说,虽表面上看与其他行业比颇为逊色,但这并没有减弱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因为,一是前不久国务院已出台的金融改革“国十条”,其内容覆盖广泛,而《决定》所列举的项目是在此基础上的强调与深化;二是金融与实体经济相比,永远是从属的。金融业的发展永远不能与实体经济相脱节,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三是最为重要的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如何从遗留的计划经济向成熟市场经济转型。这点也是《决定》深化改革的核心所在。

  无论从现代文明史还是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来看,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基本动力之一。可以说,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与繁荣完全是建立在创新金融产品(住房按揭贷款及住房预售制)的基础上。此外,金融资产在国民财富中的比重,实体经济也是望尘莫及。但即便如此,中国的金融市场仍然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它所积聚亟需改革的重大问题更多。只有进行重大体制改革,国内金融市场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

  要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市场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中国金融体系具备两大特征,一是以银行业为主导,银行业资产总额达144万亿元,占整个金融体系资产的80%以上。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五大国有银行占有绝对优势。二是政府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与规模管制。在此背景下,导致国内金融市场无法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

  此次《决定》,不仅多次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强调深体制改革的各种措施与方式都得通过市场的经济杠杆来进行,并着重强调保证市场有效运行基础制度建立。这将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比如说,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股票发行注册制、负面清单管理等。

  就放开对金融业的价格管制来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无论是利率还是汇率都取得了不少进展。比如说,7月份银行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等。同时,《决定》也强调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及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央行对此还做了更明确的解读。即利率市场化的中短期规划,利率市场化会缓慢推进以及减少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干预及增加浮动弹性。其实,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市场化的基准利率是什么?如何来设立?二是如何确立金融市场无风险收益曲线?在不改变当前银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及存款利率不放开的情况下,中国金融市场价格管制问题依然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症结。估计在这些方面,央行将推出重大改革举措,比如银行贷款报价机制、大额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选择时机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等。而这些改革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弹性空间的打开将对国内外金融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于国内金融市场来说,随着近几年信用过度扩张,潜在的金融风险正在增加(如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利率风险)。针对可能的危机,金融体制改革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不过,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多高,还得慎重评估,同时还在考验着现有的监管识别系统,尤其是经济逆周期时的金融风险的识别。

  关于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决定》中的内容超出市场预期。中国金融市场大门进一步打开,在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全面量化宽松条件下,泛滥的流动性可能让更多的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我国香港地区市场。而中国企业及个人资金走出国门,不仅有利于国内资产的全球配置,也可能对全球部分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导致这些地方资产价格产生剧烈波动。

  《决定》中,金融体制改革有不少亮点,对金融市场产生最大可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而增加的农村融资扩张功能;二是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设立;三是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四是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制等。如果全面实施这些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对国内外金融市场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制,它对国内保险业及基金业都是重大利好。

  总之,通过《决定》来推动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将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对此,市场绝不可低估。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