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比特币3年身价涨2万倍 小心风险!

2013年11月21日 09:01    来源: 沈阳晚报    

  近日,对大部分人很陌生的“比特币”成为热点。1比特币成交价已达6989元人民币,而今年1月份,每枚比特币的价格只有80元左右,年初至今最多涨了接近90倍。

  据数字货币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从10月中旬至今,比特币价格已暴涨约249%。不过,比特币并非稳赚不赔,也许它的上限可以涨到1比特币兑换10万美元,也有可能一夜之间分文不值。

  首次交易至高峰期3年增长2万倍

  近期,关于比特币身价暴增的新闻不绝于耳。起初,比特币并不是很值钱。“比特币”诞生于2008年,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2010年比特币首次公开交易,价格仅为0.03美元,而据近日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网站Mt.Gox的交易价格,比特币已飙升至760美元,这意味着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其价格翻了25332倍。

  一位先生早年花了27美元购买了一些比特币,今年发现按现价计算可兑换88.6万美元。为此,很多人疯狂购买。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周,“比特币中国”的交易量超越了世界其他两大比特币交易平台,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目前,“比特币中国”日最高交易量逾10万比特币,最高日交易额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近日总交易额大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贵宾用户中40%为女性,“中国大妈”现身比特币江湖。

  接受比特币的网店半年暴增20倍

  正是因为比特币身价倍增,现在有很多店面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已有数千商家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就有网店试水接受比特币支付,但是当时数量只有10家,商品种类也比较单一,只是比特币交易、鼠标交易等。现在则不同,昨天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接受比特币支付的网店已经达到237家,数量上涨超过20倍。商品品种涵盖了日用品、书籍、工艺品等。

  “随着比特币身价上涨,用它支付是一个非常时髦、也是非常省钱的一个做法。”一家接受比特币支付的茶具行介绍,这种支付都是用当天“汇率”来核算要给店家比特币的。商品价格是固定的,但比特币是升值的,如果买家用低价买入的比特币在其身价上涨的时候购买茶具,就相当于商家实际出售价格打了折扣。

  沈阳早有人“挖矿”并销售“挖矿”产品

  “在我们这个圈子中早就有人接触过这种东西。”从事IT产业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是从事编程工作的,每天和电脑接触的特别多,自然也就早早地接触到比特币这种产品。在他们眼中,这个东西确实值得让人疯狂。首先,它的获得方式并不容易,要集中脑力思考、要长时间开机,有点像游戏中的“做任务”,很有刺激性。其次,比特币获得之后确实能换取到真正的钱财或者实物。

  因此,比特币赚取相关的行业也火爆起来。因为疯狂的计算对电脑性能有极高的要求,需要高标准的显卡和多核的处理器。沈阳三好街一家电子销售商田先生介绍,沈阳已经有一批商家销售相关方面的产品,不过因为配置高,价格也不菲。“说实话,想要自己通过‘挖矿’而赚取比特币然后发财,投资太大。”

  专家称新生事物有待观察谨慎对待

  “现在比特币确实挺火,但也很难掌控。”沈阳一位金融专家告诉记者,它的“火爆”在今年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今年5月,一个就是最近。这两个节点将比特币的身价更推向高潮,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个新生炒作实物。

  让人奇怪的是,身为金融专家的他研究了这么长时间,却没有确定比特币的真正来源、交易规则。它虽然被定义为虚拟货币,但是它与Q币等虚拟货币不同。说能升值可以投资,但却不能称之为投资。因为投资首先要能增值,并可以对它进行基础分析,可比特币还没找到相关规律。另外,没有法律法规对它监管,如果交易平台一撤、密码遗忘,购买人群将无法兑现。

  总之,这位专家提示针对比特币及其市场都有待观察,市民应该谨慎对待。

  ■名词解释

  比特币(Bitcoin:比特金)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电子币、数字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资产。比特币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产生,这一规则不受任何个人或组织干扰,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运行比特币客户端而参与制造比特币;比特币利用电子签名的方式来实现流通,通过P2P分布式网络来核查重复消费。每一块比特币的产生、消费都会通过P2P分布式网络记录并告知全网,不存在伪造的可能。

  它的特点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数字世界使用,不属于任何国家和金融机构,并且不受地域限制。它已经可以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因此被部分不法分子当做洗钱工具。2013年,美国政府承认比特币的合法地位,使得比特币价格大涨。而在中国,2013年11月19日,一个比特币就相当于6,989元人民币。淘宝上销售这种比特币及相关产品的卖家多达100余家。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