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天气变化大 投保医疗保险有技巧

2013年11月18日 09:33    来源: 金融投资报    

  生病了,吃药住院都需要钱,当初为了规避风险购买了保险,但生病之后才发现当初买的保险不能理赔,气愤之余是否想过,究竟应该怎样购买医疗险。

  “哎,最近生病的娃娃太多了,昨天我女儿发烧,我下午带她去华西附二院看病,结果都排到240多号了,看完病回家天都黑了,太恼火了!”市民钟女士向记者抱怨道。据了解,最近由于天气等多种原因,成都的多家医院都打起了拥堂,其中成都市二医院的一名儿科护士更是告诉记者,她们最近一直很忙,每天来门诊输液和打针的孩子很多,我们基本上从上岗开始就没有停歇时间。

  同时,最近还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大多是因为生病之后涉及到的保险理赔问题,为此记者也走访了一些保险公司。

  医保理赔有赔付限制

  据了解,目前只有成人参与的社会医疗保险能够报销门诊部费用,在商业保险方面,个险可以报销门诊医疗费的险种几乎没有,只有订制的团体险可以做到普通门诊的报销,但参保人数却有要求。同时,投保人还需注意,无论哪种保险,其理赔的金额都是有限制的。“如同医保有起付线,商业医疗保险有一个免赔额和赔付比例的限制。”新华保险理赔专家表示,一般而言,如果被保人因疾病或者意外住院治疗,公司对于超过5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再扣除社保规定的自费自付部分及床位费,按相应的比例进行赔付,床位费限额20元/天,如果被保人因意外受伤,无论在门诊还是住院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公司对超过5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再扣除社保规定的自费自付部分,按相应的80%进行给付。

  据统计,平均一次的住院费用约为13000—15000元,专业人士表示,按照这个标准计算,6000元的保额可以涵盖除去社保范围内用药以及医保报销之后的费用,所以商业医保的保额一般买到6000元至1万元即可。

  不过专家提醒,由于报销型的商业医疗险都是一年一保,过了65岁,保险公司或不再承保。因此,如果要想在生病的时候得到更多地保障,那么最好是年轻时候选择投保。

  重复投保不会重复理赔

  为获得超过治疗费用的理赔金,胡先生分别在4家保险公司买了4份保额均为1万元的意外伤害医疗险。前不久,他因车祸入院治疗,花去5800元医疗费。本以为能获得4份保单共计两万多元理赔金,岂料最后只拿到医保报销的3800元以及一家保险公司报销的2000元,总共获赔5800元,“不亏不盈”。

  一些消费者在不同的保险公司购买数份医疗险,出险后并不能拿到所有保单的赔付。因为,医疗险作为一种补偿型保险,一旦发生理赔要参照补偿原则,即保险金不能超过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因此,即便在多家险企投保医疗保险,也只能依次理赔,获赔总额不会超过实际支出。

  投保商业险看清免责范围

  吕小姐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三种医疗补偿保险,今年2月,她因宫外孕住院,申请保险赔偿时,该保险公司称宫外孕属免责的妊娠范畴,不该赔付。吕小姐咨询医生后得知,宫外孕是妇科急腹症,不属于产科范畴,双方在赔付问题上僵持不下。吕小姐认为,保险公司有责任在保单上对宫外孕做出具体解释,而不是到理赔时“抠字眼”。

  其实,与所有的保险一样,医疗保险业有免责条款,因此看清除外责任如有的医疗保险产品规定:怀孕、流产以及由以上原因引起的并发症、腰间椎盘突出症、视力矫正手术等不在理赔范围内。再如,有些医疗保险产品的保障仅限于社会医保规定的范围。因此,建议消费者选择可以覆盖部分自费范围的医疗保险产品。

  ·险种解读·

  商业医疗保险的五大险种

  ◆普通医疗保险

  该险种负责被保险人因疾病和意外伤害支出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一般以团体保险或作为个人长期寿险的附加责任承保,采用补偿方式给付保险金,但规定每次最高限额。

  ◆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该险种作为意外伤害保险的附加责任,负责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支出的医疗费。保险金额可与基本险相同,也可另外约定,一般采用补偿给付方式。

  ◆住院医疗保险

  该险种负责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需要住院治疗时支出的医疗费,但不负责被保险人的门诊医疗费。既可采用补偿方式,也可采用定额方式给付保险金。

  ◆手术医疗保险

  该险种属于单项医疗保险,只负责被保险人因实施手术 (包括门诊手术和住院手术)而支出的医疗费。其可以单独承担,也可作为意外保险或人寿保险的附加险承保。保险金可以采用补偿给付方式,也可采用定额给付方式。

  ◆特种疾病保险

  该险种可以仅承保某一种特定疾病,也可承保若干种特定疾病,可以单独投保,也可作为人寿保险的附加险投保。当被保险人被确诊为患某种特定疾病时,保险公司即按约定金额一次性给付保险金,保险责任即终止。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