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5日讯(记者蒋诗舟)今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宋立;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夏光博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尚希做客中国经济网,解读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决定》中提到的,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点击进入访谈页面】
访谈现场(裴小阁摄)
宋立解释说,就国有企业来说有不同类型,有些是公益性的,有些是国有资本控股的垄断行业,这些是不同的,对于公益性的,国有资本要加大投入,国有垄断行业,虽然现在是国有资本控股的,但是要实现政企分开,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内容实现分开。
刘尚希认为,国有经济处于不同行业,有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特点来管理。要细化国有企业管理,整体来讲,无论是哪一类国有企业,都要从国家战略角度来定位。而不是从一般挣钱、保值增值来定位,这是一个微观的财政指标。如果是微观的,就容易形成哪个挣钱搞哪个。
刘尚希还表示,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应该逐步转向全球市场,走向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现在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在这上面有能力和条件,排名也相当靠前,但是它不是跨国公司。刘尚希认为国企还是很有空间,大有余地的。具体在微观层面上,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可以相互交叉持股,可以改善治理结构,实际上现在来讲国有银行已经在改了,股权已经是多元化了,但是国有处于控股的地位,但是国有股也可以参与到民营控股的企业里面去。刘尚希认为在这个里头要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性作用,发挥它的影响力,来促进整个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夏光对此问题的解读是,如果从这种产业的分布来看,无论化工、钢铁这些重型工业里面,国有企业比较多,占有了国民经济比较重要的产业,而这些企业都是污染比较高,对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影响比较大的产业,所以无论将来怎么改革,国有企业仍将继续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一部分责任。不要认为经济成分放开了,公平竞争,国有企业反而放松了在环保方面承担的责任,应该说,由于产业分布的特点,未来可能国有企业在完成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面担子更重了,因为他要开发绿色的技术才能应对生态环保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