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统计局回应“城镇居民收入34年增长71倍”

2013年11月15日 07:04    来源: 北京晨报    

  近日,有媒体以“城镇居民收入34年增长71倍”为题,报道了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一则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对此,国家统计局官方昨日回应称,增长71倍的数字是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长,而扣除价格因素之后,1978年至2012年的34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均10倍多一点。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高级统计师冯怡琳昨日发表文章称,近日,一些媒体以“城镇居民收入34年增长71倍”为标题,报道1978年到2012年的34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长到了24565元,增长了7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长到了7917元,增长了58倍。实际上,71倍和58倍指的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倍数。

  “物价上涨使得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增长这么多,因此,居民收入实际增长情况要扣除价格上涨影响”。冯怡琳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对十几万户居民家庭的直接调查结果,从1978年到2012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5倍,年均实际增长7.4%;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8倍,年均实际增长7.5%。

  ■释疑

  名义增长与实际增长为何差距大?

  为何名义增长与实际增长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主要原因还在于时间跨度太长,以及期间相当多的年份通胀率过高造成的。北京晨报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从1978年到2012年的居民收入增长情况表发现,很多年份由于通货膨胀率过高,导致了居民名义人均收入与实际人均收入差距过大。

  例如,在通胀较高的198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速度为13.3%,而实际增长只有1.1%;1987年名义增长有11.2%,实际增长只有2.2%;1988年名义增长为17.8%,而实际增速却为-2.4%;1989年名义增长为16.4%,实际增长为0.1%;1994年名义增长35.6%,实际增长却只有8.5%。

  进入2000年以来,城乡居民名义收入增速与实际增速逐渐缩小到了10个百分点以下。个别出现通货紧缩的年份出现了实际增速大于名义增速的现象,例如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为8.8%,而实际增速为9.8%。除这一年外,其余年份的名义增速大多较实际增速高4到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