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以房养老”等话题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步步紧逼而日渐升温。在一些学者看来,现阶段人口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总人口的失控,而是老龄化问题严重。面对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和失独家庭的出现,很多老人已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树立起经济独立的意识,为减轻下一代的压力,在步入老年之前提早对自己有限的资金进行投资理财,做好养老规划。理财专家建议,由于经济来源有限,为防范风险,保证较高的晚年生活质量,老年人理财应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在“保值”的基础上再慢慢“升值”。
出镜人物:张先生
年龄:58岁
家庭主要成员:夫妇二人
家庭年收入:七八万元(不稳定)
理财案例
今年58岁的张先生早年因创业需要从某国企申请内退,随着年岁的增加,更渴望一份安定的生活状态,2008年,其接受原单位返聘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岗位。眼看再工作两年就要正式退休了,操劳了大半生的张先生也打算和老伴好好享受生活。
据了解,张先生目前的每月收入为4000元左右,退休后每月有约3000元的退休费,在职时,五险两金缴纳齐全。张先生的老伴前些年因所在单位效益不好,一直处于全职太太状态,其间按时购买养老保险,已于去年开始正式领取,每月约为1800元左右。
两人膝下育有的一儿一女也早已在外地成家立业,悉数不在身边。每年除了现阶段工作所得外,加上儿女的孝敬,该家庭年收入为七八万左右,每月开销约为2500元左右。多年来省吃俭用,加上前些年做生意,两口子现有银行存款50万元,除此之外,还有一套市值约60万元的住房。
理财目标
由于儿女已各自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经济独立,对于张先生来说,退休后的生活没有丝毫压力,其理财目标也比较单一,就是如何合理地筹划养老,提高生活质量。张先生的理财困惑是,面对通货膨胀,儿女多次建议其盘活名下资产,合理投资理财。而对于向来风格偏于保守的张先生来说,有保值增值的需求但却不知从何下手,除此之外,晚年理财还应该注意什么,希望理财师能够帮助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合理安排退休财务规划。
家庭诊断
从张先生的描述来看,这个家庭目前所处的“空巢”家庭形态,也是中国典型的家庭模式之一。张先生夫妇有较稳定的收入来源,无负债,家庭资产状况良好。但固定资产占比较大,金融资产过于单一。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建议考虑其他投资渠道,让资产保值增值。与此同时,关注身心健康问题也是今后需要格外留意的方面。
理财规划
张先生夫妇已经迈入中老年时期,其风险承受能力随着收入的减少而降低。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张先生的主要投资理财方式几乎全线压在银行存款上,随着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资金贬值的现实问题无法回避,所以仅通过银行存款很难做到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中老年人承受风险能力较低,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本金的安全,在能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再去追求更高的收益。建议其可以将资产以理财期限的不同,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来进行合理配置,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日常现金需要和临时支出,又可以收获一定的投资效益。
现在银行的理财产品非常丰富,中老年人应首选一些容易投资、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除定期储蓄外,还可选择货币型基金、国债、银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等低风险产品,这类产品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且收益率比定期存款更高。
理财师建议,投资理财的前提是要预留一定数额的应急备用金,灵活支配。一般来说,以月收入为单位,最好先预留6个月的流动资金以备家庭支出,这部分资金可以活期形式存在银行。
除了让财富增值外,随着年岁的增加,今后保健医疗等的开支也会逐年增加。而现实是许多保险都是有投保年龄限制的。目前国内的意外伤害保险投保年龄限制在65周岁以下,重大疾病保险更将年龄限制60周岁以下。从目前市场上的老年险产品看,张先生夫妇可以考虑投保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意外伤害保险和长期护理险。
总的来说,受风险承受能力的限制,中老年人应树立稳健的投资理念,一般宜选择储蓄、国债、理财产品、金融债券或信誉好的企业债券作为主要投资品种,切忌过多地选择股市等高风险性投资渠道。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应积极安排丰富的退休生活,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本组稿件据《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