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确保流动性总量适度 央行“锁长放短”不动摇

2013年11月13日 07: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析人士称,随着未来一段时间内财政放款和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稳步回升,正回购等资金回笼工具有可能被重新启用

  “央行逆回购操作现在是收放自如,但从其操作手法看,‘锁长放短’的策略执行的更加坚决。”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从3年期央票续作开始之后,到期央票全部续作的情况并不多见,同时7天期逆回购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14天期逆回购。由此可见,央行其实在向市场传递这样一个信号:坚定锁长端,灵活控制短端,以实现流动性总量的适度合理。

  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9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较上周二增加了10亿元),中标利率仍持平于4.1%。

  央行于上周四暂停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困扰当前流动性的因素已经减弱,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在本周将会继续暂停逆回购操作,因此昨日7天期逆回购现身还是有点出乎市场意料。

  本周公开市场有100亿元3年期央票到期,但周一下午央行宣布,对到期的100亿元3年期央票100%进行续作,利率仍为3.50%。这是央行自7月以来第9次续作到期的3年期央票,累计续作规模已达4222亿元。自9月底以来,央行续作到期3年期央票的比例在持续增加,直至本次的100%,这成为央行逐步收紧长期流动性又一项重要证据。

  统计显示,本周二有8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周四有16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到期。截至昨日,公开市场暂时实现资金净回笼150亿元。

  “昨日7天期逆回购更具象征意义,显示央行对当前货币市场资金价格的认同,并没有引导资金价格下行的意图。”上述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本周四央行有可能继续暂停14天期逆回购操作。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鄂永健预测,年内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中性,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将会频繁使用,以调节短期市场流动性波动。

  受央行重启逆回购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大幅走低。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隔夜拆放利率(shibor)下跌27.1个基点至3.329%,7天期利率下跌23.5个基点至3.545%,14天期利率下跌15.3个基点至4.305,1个月利率下跌40.4个基点至4.865%。

  市场分析人士预测,随着未来一段时间内财政放款和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逐步回升,央行有可能会启用正回购等资金回笼工具。(证券日报 闫立良)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