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所发行公司债,也可以说是为资本市场注入了优质资源
日前,证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发行公司债券补充资本的指导意见》,允许境内外上市以及正在排队等待境内上市的商业银行发行公司债券以补充资本。
“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次级债,通常是与保险公司进行勾连,互相持有,按规定需要扣除一定点位,而且利率要高一些,因此补充资本作用有限。而在交易所发行公司债,在公司债中属于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品种,同时也可以说为资本市场注入了优质资源,”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指出,允许银行发行公司债丰富了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安排了过渡期。等到过渡期结束后,监管层对于资本的要求会更严格一些,商业银行需早作准备,通过多样化渠道补充资本。
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告急
中报数据显示,11家上市银行上半年资本充足率较一季度有所下降。其中,宁波银行降幅超过1%。9家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较一季度环比下降,其中交行降幅最大,达0.83%。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不超过8%,资本充足率均低于10%,处于同业中的较低水平。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虽然情况相对较好,但后续的业务拓展依然面临着资本补充需求的增大。
而上市银行三季报进一步显示,7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今年年中出现下滑,6家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
截至9月末,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12.20%,较上年末下降2.78个百分点,较年中下跌1.46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9.81%,较上年末下降2.32个百分点,较年中下跌0.92个百分点。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52%,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61%,分别较今年6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和0.23个百分点。
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1%、12.24%、0.89%、11.14%、9.65%,较年中环比下降分别为1.22个百分点、0.44个百分点、0.21个百分点、0.06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
再融资多为“债融资”
自股权融资困难重重后,二级资本工具被上市银行普遍青睐。
7月29日晚间,中国银行公告称,为补充该行二级资本,当日该行董事会会议全票审议通过关于授权高级管理层在境内外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的议案。
中信银行8月27日公告,拟在境内市场发行不超过370亿元的二级资本工具,债券不少于5年期。
9月18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银监会同意该行发行不超过162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并将按照有关法规计入二级资本。光大银行表示,除融资方式外,还将采取提升资本回报率等内源式方式,来缓解资本压力。其中包括发展信用卡业务和小微业务等举措。
“此次证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发行公司债券补充资本的指导意见》实际上是为银行在交易所市场上发行次级债开了口子”,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称。
据介绍,指导意见先行推出商业银行发行包含减记条款的公司债券。同时,指导意见规定了“商业银行发行其他类型的公司债券补充资本,由证监会、银监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出台指导意见是为拓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利用债券市场满足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和互联互通。
连平认为,此举丰富了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指导意见》为将来商业银行发行其他类型的创新资本工具预留了空间。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融资成本和融资效率等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应适时、合理选择合格的核心一级、其他一级和二级资本工具进行融资,努力形成多元动态、横跨多个市场的多层次资本补充机制,优化资本工具种类和期限搭配,减轻股市融资压力同时达到高效补充资本的目的。(证券日报 曹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