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外资行热推高收益理财产品 年末揽储提前启动

2013年11月11日 09:08    来源: 深圳特区报     谭德波

  第四季度,又是一个揽存季,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时节随之到来。记者调查发现,和内资银行3%-5%较为“保守”的理财产品相比,不少外资银行纷纷推出了收益超过6%的理财产品,此举被业界称为是揽储所需。不过,对外资银行来说,这个收益并不高。与去年同期更激进型的产品不同,本轮外资银行的产品销售热中,“保本”和“结构型”成为了关键词。

  记者采访发现,10月底开始,一些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开始以“结构型”为主打,主要以挂钩港股和汇率类为主。据记者统计,两类产品的收益普遍在6%以上,高者的收益率则超过8%。

  以一家外资银行名为“XX盈16”的一款产品为例,其挂钩 3 只港交所股票。根据其说明书,“若于任何 1 个观察日或结算日,所有挂钩标的厘定值均高于或等于相关的触发点(‘触发事件’发生),投资者即可获得约年收益率 7%的投资收益。”尽管该“结构型”产品的机理看似复杂,但简而言之,就是说购买该理财产品的收益高低,要根据挂钩股票的涨跌来定。

  记者调查还发现,一般而言,内资银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多来自于信托或信托与固定收益产品的混合,而外资银行高收益产品则主要来自于结构性产品。对此,深圳一位外资银行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外资银行在结构型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上有较多经验;同时,外资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合作本身不多,因此信托类产品较少。

  分析认为,外资银行在10月底和11月初力推理财产品,主要在于揽储,因为到了年底,外资银行在存贷比监管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压力。对此,有外资银行人士认为,不论内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所有理财产品的发行都可能收到揽储目的。但这并不重要,关键是银行是否将风险足够明示。

  “不论是内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信托类产品都要小心。”以上专家还特别对本报记者表示,现阶段,投资者对信托类理财产品应谨慎购买。尤其对那些投资于二三线城市项目的房地产信托更要引起警惕。目前,这些地区的楼市泡沫已日益明显,还本付息的问题恐怕会慢慢浮出水面。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