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透视"双十一"背后三大看点:两人"赌约"变多方战局

2013年11月10日 13:13    来源: 新华网    

  随着“双十一”临近,不管是苏宁、腾讯还是当当,均在各出奇招,虎视眈眈。一场中国电商的“战国时代”已拉开帷幕。

  看点一:从两人“赌约”到多方激战

  去年“双十一”,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淘宝创下当天销售额191亿元的记录,同比激增260%。据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预测,今年的网购市场将达到300亿元。

  涨势喜人的网购市场让人们联想起马云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2012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上一个赌约:双方约定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整个大零售市场份额占50%,王健林将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马云还王健林一个亿。

  而今年的“双十一”,两个人的“赌约”已演变成多方激战。为抢占先机,腾讯率先启动为期5天的“10·20疯抢节”,并打出全场5折包邮,折后满300元再送150元,满500元送300元的真五折底牌,打造年度最惠活动。苏宁更是打出国内首个O2O购物节,整合网店与门店资源,实现同品同价。苏宁称将投入200亿元特价货源,要求入驻苏宁云台的6000商户携100万款新增商品全线参与。

  伺机而动的还有国美电器、京东商城、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传统电商。实际上,不管是疯抢节,还是购物节,其本质都是“双十一”的变种。这意味着淘宝在未来的网购市场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搅局者。

  看点二:试水O2O模式的利益纷争

  从2010年引入中国的O2O概念,将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消费者线上筛选并进行支付,而后线下消费。

  业界预测,中国电子商务已历了B2B时代、B2C时代,正迈向O2O新时代。当下,不管是苏宁,还是天猫,O2O模式都被视为是今年“双十一”的杀手锏。

  对苏宁来说,近两年来,由于网店对实体店的冲击,导致其1600多家门店几乎沦为消费者的体验店,前景堪忧。为此,今年6月,苏宁宣布双线同品同价,同时整合物流资源,对实体店进行互联网改造,并以1600多家门店为后盾,全力打造互联网零售平台——苏宁云商,直接向阿里巴巴叫板。

  然而,对于天猫来说,O2O可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日前,包括红星美凯龙、吉盛伟邦、居然之家在内的19家家居卖场集体抵制天猫在家居领域推出的O2O。反对人士指出,天猫此举无疑是将卖场变成电商的线下体验场所,与此同时,由于线上交易绕开了卖场的POS支付环节,等于让经销商成了电商的线下搬运工,毫无利益可言。

  处于探索阶段的O2O模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方便消费者?如何化解网店和实体店的矛盾?给电商带来的利益究竟几何?经过“双十一”的试水,答案或将揭晓。

  看点三:电商大战背后是物流大战

  在今年11月5日国家邮政局召开的旺季服务保障工作媒体通气会上,市场监管司司长王丰预计,今年“双十一”期间,邮件总处理量将超过3.23亿件,日均处理量将超5300万件。其中,最高日处理量可能突破7000万件,比去年的最高日处理量增长一倍以上。

  围绕电商大战展开的物流大战也已经拉开帷幕。天猫相关工作人员称,“双十一”促销将产生1.5亿件包裹。

  不少快递公司已早早备战,改造输送带,租赁中转场地,增加运输外包服务,提升自身应对力。顺丰相关负责人称,9月份就开始为快递高峰期做准备,并将加大小时工派遣数量。

  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业界人士担忧,物流的提升并不足以应对庞大的包裹数量。观察人士表示,“双十一”的电商大战亦是物流大战。虽然此次“参战”的主流电商纷纷推出快递“当日达”服务,但面对“双十一”的购物释放,电商及快递公司能否安然接招仍是大难题。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