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3年9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9月,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数据显示,9月金融市场大部分数据稳中有升。与8月相比,债券市场发行量小幅增加;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同业拆借交易量增加,回购交易量减少,货币市场利率略微上升;现券成交量增加;银行间债券指数略微上升,交易所国债指数与上月基本持平;上证股指上升,日均成交量增加。
与前几月相比,在整体经济回暖的大趋势下,资本市场的情况逐渐趋好,但整体仍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回升速度缓慢。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也是改革的代价之一。”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近日在“论道经济大势”论坛上如是说。他认为,中国正处于转型的过程中,在金融改革逐步推进的同时,整体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主导模式转移到以内需为主要推动力量的模式。而要做到这点,则需要将资金用在刀刃上,来支持继续填补资金缺口的实体经济,如发展中的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同时还需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中国目前存在严重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放慢脚步去解决。”龙永图说。抽样调查显示,根据对3545家企业所在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的调查,71%的企业认为目前产能过剩严重。同时,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等特点。而由于地方保护和缺乏有效退出机制,过剩产能调整进展缓慢。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
不少专家也认同上述观点,同时指出,面对这样的情况,现阶段需要做的应该是约束供给,去产能。此外,还应该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降低制造业增速。而目前决策层也出台了相关导向的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
事实上,经济透出企稳信号为当前的改革提供了机遇。经济处在高速运行时,改革稍有不慎便可能会激起“巨浪”,且在改革方向和细节方面均难以达成共识。而当增速放缓,发展进入平稳期时,会偏向稳中求变,这就为推进改革创造了机遇。正如现在,金融改革正稳步推进,当下的改革措施,能使资本市场的竞争更充分,正是有利于实体经济转型,减少资本向产能过剩行业流动,更多地投入到那些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领域中。这也反作用于国民经济体和金融市场,使其保持运行平稳。
从这个角度看,本轮经济增速放缓,调整期变长为中国金融改革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也为经济转型提供了缓冲空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实现可持续发展单靠金融改革还不够,还需要相应其他领域改革的通力协作。(农村金融时报 李林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