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是一种趋势。
日前,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执行主席、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租房的目标,不仅是解决有当地户籍的居民住房,还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和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的住房困难。
河南省郑州市已经开始“三房合一”的“大并轨”试点,原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经济适用房不再销售,统一向应保群体出租,由政府根据应保群体的收入情况发放不同比例的租金补贴。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住建部相关司室已经开始汇总“试点”公租房并轨运行城市的有关情况,拟在年底召开的全国城乡建设系统工作会议上,提出相关鼓励推广要求。
郑州“三房合一”优化保障房体系/
不仅仅是郑州市在实施 “三房合一”政策,“公租房并轨”加速已成为一种趋势。
早在2012年4月,石家庄市政府第六十四次常务会议再次明确,要努力承担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的试点建设任务。而在今年5月份,据《江淮晨报》报道,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住房保障处相关负责人透露,合肥市正在拿方案将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实行差别化管理,统筹使用,计划今年先试点再推进。
9月份,上海市出台了《关于本市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分类使用的实施意见》,10月31日,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季度点评电视电话会,会上传出了第四季度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将试点运行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管理的消息。
对于郑州市“三房合一”发展的现状,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规划和住房保障处处长冯荣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实施“三房合一”以来,郑州全市已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在建住房10.24万套,竣工4.09万套,已解决了30余万人的住房困难,尤其是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并交付使用的3.5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在缓解来郑务工人员住房困难的同时,有力助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冯荣智指出,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后,郑州市住房保障仅保留公共租赁住房。同时,对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则根据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分四个层级进行补贴。分别实现了与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与公共租赁住房收入门槛相衔接,甚至于更为宽松的收入限制标准。同时,对新政策实施之前已取得《经济适用住房购房资格证》的申请家庭,仍可按原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利用存量经济适用住房计划建设的房源,实施轮候购买,解决其住房困难。
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进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适房”的申请过程,审查难度大,易滋生腐败。“并且目前的经适房不在郑州繁华区,生活、交通、入学成本太高,大多数保障人群买得起也住不起。”经适房占总的住宅总量较少,取消经适房,并不会抬高当地房价。郑州市率先退出 “经适房”,具有正面意义,利大于弊,更优化了政府的保障体系。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早在5月份,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 《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在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改革方面,《意见》要求健全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有序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并轨。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也认为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并轨,是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一部分。
经适房成为获得高额收益的工具/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的,就可以上市交易。这样经适房就变成了商品房的性质,而这部分人群可能已经不在应保范围,经适房成了得到高额收益的寻租工具。对于楼市长效调控机制而言,加大公租房、廉租房等没有产权房屋的建设和供应,更能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应有的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涵盖了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还有保障房的顶层设计。经适房的退出,只是保障房相关方式变化。
同时,房地产有政府职能、市场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还有相匹配的保障体系和供应方式,保障体系里面可以是租赁的,也可以是共有产权。至于经适房,是过渡时期的类别,会有一些寻租现象,或不适合目前的市场态势,所以有一些区域就把经适房选择性地退出,一些城市的保障房性质或由自住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房取代。
顾云昌说,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包括两个概念,一个是社会功能,要建立起住房的保障体系,是中低收入家庭都能买得起、租得起和其收入相匹配的房屋,对于中等以上收入家庭,通过市场化的配置,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这个总的体系叫住房供应体系,也就是说不同的收入家庭采取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这是为了实现房地产发展的社会功能,也就是住有所居的目标。另外一个功能就是经济功能,是房地产市场发展保持一种健康平稳的状态。
房地产业内人士严跃进则认为,公租房并轨的提速,有助于加强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