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赔了买卖赚吆喝 打车软件陷入“夹缝”困境

2013年11月04日 16:21    来源: 新华网     周强

  “打车难”是每一位城市居民都会遇到的问题,为司机和乘客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使信息畅通、乘车方便,“打车软件”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城市人出行叫车的有力“神器”。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打车软件备受司机、乘客欢迎,但由于这一新生事物的政策定位还处于模糊地带,未来何去何从仍不明晰。开发企业前期投入巨大,却大多赔了买卖赚了吆喝,急需政府管理部门理清相关政策边界,使之真正为解决“打车难”发挥市场力量的作用。

  司机、乘客热捧 主管部门态度“暧昧”

  “打车软件”是一款专门用于出租车呼叫服务的手机应用。自2012年3月首款打车软件摇摇招车上线后,打车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推出,品种达30多款。经过1年时间的优胜劣汰,在广州市场份额占前三者分别为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大黄蜂打车。

  打车软件分为司机版和乘客版。只需动动手指或语音发送“你在哪,要去哪”的简单乘车信息,方圆三公里内安装该打车软件的司机就会接到订单信息,一旦有司机成功抢到订单,就会在屏幕上看到司机行驶过来的路径、所需时间,以及司机的车牌号等信息。

  可以说,“打车软件”的出现正在改变市民“路边招手”、司机“扫大街”的出租车运营模式。不少体验者认为,打车软件提高了信息匹配效率,帮助人们更快联系上出租车,帮助司机更高效工作。

  在广州珠江新城上班的刘小菁说,上下班高峰期打车比较难,但使用打车软件下单则便捷了很多,“如果使用‘加价’功能,付点小费,司机抢单会更加积极。”不少司机也表示,他们在手机里安装有几款打车软件,“抢单接客不仅可以挣到一些额外的小费,还可以在交接班时顺路搭客,降低出租车空驶率。”

  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发现,“快的打车”覆盖城市达30个,乘客端下载量1000万,司机用户20多万。“嘀嘀打车”覆盖城市超过23个,乘客端下载量达740万,注册司机13万。强劲的数据显示出诱人的市场商机。

  然而,这个颇受司乘双方热捧的打车软件,各地政府管理部门态度却颇为“暧昧不清”。今年7月,北京出台出租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将打车软件“收编”接入官方96106统一电召平台。而相比北京市交通委的“怀柔政策”,今年5月,深圳方面则直接勒令出租车司机删除打车软件,一度引发网民热议。但更多的城市表现则模棱两可,称尚未纳入监管行列。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